乐清佛学网首页 图书馆 乐清佛协 人间彩莲 青莲图书馆 走进佛门 青莲社区
  佛教藏经
  藏外佛典
  佛教各宗
  佛教诗词
  图像法典
  声乐法典
  每日一偈
  佛学典故

 

南传佛教 乐清佛学网  >  青莲图书馆  >  南传佛教
中 阿 含 经 十 二 选
编辑:myadmin    来源:乐清佛学网   时间:2011-03-18 09:45:50   浏览:0

~ivfr7pptx64ty60l42x6

 


中 阿 含 经 十 二 选

~ivfr7tx34ty30l40

庄 春 江 编著
 

~itx16ty16g2x0lc35
┌──┐┌──┐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────
──────┐┌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┌┐││┌┐││┌┐ ┌─┐
││┌─┐┌─┐│
││└┘││┘││└│ │└┘
││└┘││┌┘│
│└──┘└─┘└─┘ └──
┘└──┘│└─┘
│┌─┐ └─
─┐
││┐│ ┌─
┐│
│└┘│ │└
┘│
└──┘ └─
─┘
┌──┐ ┌─
─┐
│┌┐│ │┌
┐│
││┘│ └─
┘│
│└─┘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
 
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┌─┐ ┌─
┐│
│└┘│ │└
┘│
└──┘ └─
─┘
┌──┐ ┌─
─┐
│┌┐│ │┌
┐│
│└─┘ └─
┘│
└──┐ ┌─
─┘
┌─┐│┌──┐┌──┐ ┌──
┐┌──┐│┌─┐
│┌┘││┌┐││┌┐│ │┌┐
││┌┐││└┐│
│└─┘└─┘││└─┘ └─┘
││└─┘└─┘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┘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───
───────┘└──────┘
 

I 1 中 阿 含 经 十 二 选
I 2
I 3 目 次
I 4
I 5 目 次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I 6 短 评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I 7 自 序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I 8 凡 例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I 9 第 一选 佛法的修道次第:《七车经》(九)::::::::::::
I 10 第 二选 佛陀的教学内容:《说处经》(八六):::::::::::
I 11 第 三选 诸佛所说正要──四圣谛:《象迹喻经》(三O)::::::
I 12 第 四选 佛法的不共理则──因缘:《□帝经》(二O一)::::::
I 13 第 五选 佛法的价值观(一)──活在当下:《阿难说经》(一六七):
I 14 第 六选 佛法的价值观(二)──离欲:《苦阴经》(九九):::::
II 1 第 七选 佛法的价值观(三)──无记:《箭喻经》(二二一)::::
II 2 第 八选 佛法的业报观:《揞破经》(一二)::::::::::::
II 3 第 九选 佛法的修行方法(一)──四念处:《念处经》(九八):::
II 4 第 十选 佛法的修行方法(二):《小空经》(一九O):::::::
II 5 第十一选 佛法的修行方法(三):《大空经》(一九一):::::::
II 6 第十二选 阿罗汉的人间关怀:《梵志陀然经》(二七)::::::::
II 7 引用经点索引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:
 

III 1 评 介 吕 胜 强
III 2
III 3 在近代的文献中,有关《中阿含经》法义方面的研究专书并不多,个
III 4 人所知道的,有杨郁文老师主编的《佛光阿含藏·中阿含经》,它是以题
III 5 解的方式将《中阿含经》作概要的介绍,并将《中阿含》全数二百二十二
III 6 部经逐一作简要的经义导读,并将各经加以注释。除此之外,则仅有印顺
III 7 导师在《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》及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二书中
III 8 ,把《中阿含》作有系统的综合研究及法义上的精密探讨。二位大德,同
III 9 样均是透过北传《中阿含》与南传《中部经》等《尼柯耶》的比照对勘,
III 10 而得到的研究成果。它们都是研读《中阿含经》重要的参考资料。
III 11 在阅读印顺导师的《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》时,得到一项重要的启发
III 12 ,印老说:「古人对于佛法的胜解,不是近代学者那样,专从文字与意义
III 13 上去研究,而是佛法宗要,经文意义,修持方法,与异文异义的解说会通
III 14 ,主要从传授传承中去获得。这是尊重古代圣贤的意见,认为唯有这样,
IV 1 才能理解经法的真意。」(前书页四八五)个人认为,以上这段提示,是
IV 2 我们研读思惟实践阿含教法时,应该特别加以重视的方向,它同时也凸显
IV 3 出,今天要如实允当的论述解说《中阿含经》法义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
IV 4 。
IV 5 也许是基于「尊重古代圣贤的意见」及把握「佛法宗要」,印顺导师
IV 6 将《瑜伽师地论》(的∧摄事分∨)中解释《杂阿含经》的论文加以抉择
IV 7 选录,而对照相当的《杂阿含》经文,汇编成一部《杂阿含经论会编》,
IV 8 以便利读者们研究解读古老传承的《杂阿含》圣典。而杨郁文老师在《佛
IV 9 光阿含藏·中阿含经》中,也精细地逐经对勘南北传经文中异文异义的解
IV 10 说,它使部份晦暗不明或较有争论的经法真意,得以相对的□清显发出来
IV 11 。
IV 12 根据印老的研究,《中阿含经》是继承《杂阿含经》「弟子记说」的
IV 13 特性而来。「记说」指的是:经文以分别解说及问答的形式表达;而内容
IV 14 著重在深隐事相与义理,所作显了明确的决定说。也就是说,《中阿含经
V 1 》是将《杂阿含经》中,讨论身心定慧修证的教法、自他身语清净的教制
V 2 等相关的精简经文,给予分别抉择,使佛弟子得到明确无疑的理解,以断
V 3 疑情及净治烦恼。这对于离佛日远的佛弟子们,在闻思修证上是有决定性
V 4 的指导功能。因此,《中阿含经》被前贤们判摄为「破斥犹疑(豫)」的
V 5 对治悉檀。
V 6 印顺导师认为《中阿含经》是与律治的、僧伽的佛教精神相呼应,它
V 7 广泛的讨论到:佛涅盘后,佛没有预先指定继承人,比丘们依法不依人,
V 8 依法律而住,以达到僧伽的清净和合(如《中阿含·瞿默目□连经》(一
V 9 四五)所说);处理僧伽诤论的「七灭诤法」及「六和敬法」等有关出家
V 10 众四威仪之轨范。另外,「法的分别」是《中阿含》的另一个重要倾向,
V 11 并且是以比丘定慧修证为主,它是《杂阿含经》胜义的延续,其内容包括
V 12 「法义的类集」(如本书∧第二选∨──佛陀教学内容的《说处经》)、
V 13 「法义的分别」(如本书∧第四选∨──讨论「心识常住」的《□帝经》
V 14 )、「法义的论究」(含四大部份:①空行的实践意义②业报的阐述说明
VI 1 ③禅定的次第修习④烦恼的施设安立)以及「修道次第的条贯」等四大项
VI 2 。
VI 3 春江兄编著的《中阿含经十二选》,主要是延续其第一部编著的《杂
VI 4 阿含经二十选》之方向而来。因此个人以为,作者并无意于整部《中阿含
VI 5 经》的全盘研究,书中也没有引用南传《尼柯耶》的经文,而只是把《中
VI 6 阿含经》里,有关「修多罗」(即《杂阿含经》中讨论蕴、处、界、缘起
VI 7 及道品之内容)的教法加以抉择归纳,而精选出十二部经来,供作自修与
VI 8 共修时,思惟修习的参考教本,以期净治烦恼,自利利他而已。
VI 9 观察作者论述经文时,几乎都是以相关的四《阿含经》经义,严谨地
10 解释说明,其间旁徵博引颇具苦心,这是以「《阿含经》本来面貌」的模
VI 11 式来解经。另外,作者在讨论《念处经》的「内身、外身、内外身」与《
VI 12 大空经》的「内空、外空、内外空」时,由于在《阿含经》中找不到相关
VI 13 的释义,于是便搜寻传承自原始圣典的部派佛教论书(如《法蕴足论》等
VI 14 )来详加阐述。以上所叙述「以佛法研究佛法」的释经方法,确实是多分
VII 1 相应于印老所说的「重视传承,尊重古圣贤意见」之原则,值得读者参考
VII 2 。至于作者所选录十二部经的内容,若以印顺导师的研究分类来论,大抵
VII 3 已经具足了「法义之类集、分别、论究以及修道次第的条贯」等四大内容
VII 4 ,而充分地掌握了《中阿含经》重视「法的分别抉择」之特色。唯一没有
VII 5 编辑入选集的,只有「烦恼的施设安立」这一部类的经典,不过,这应属
VII 6 个人取材的立场而无关宏旨的。
VII 7 有关本书所选经文在目次上的排列顺序,个人认为或许可以稍予调整
VII 8 :如果将佛陀教学内容的《说处经》改置于第一选,将会有提示总纲之功
VII 9 用;另外,可以将举示修道次第的《七车经》挪后于「修行方法」的《念
VII 10 处经》之前;最后还是以∧阿罗汉的人间关怀∨(《梵志陀然经》)总结
VII 11 。如此,可以很明确的显示出「境(教理)行果」或「闻思修证」等类似
VII 12 四预流支之修习次第。
VII 13 本选集即将付梓发行,笔者与春江兄,时常有互相切磋彼此请益的法
VII 14 缘,他要我就其著作写一篇短评,由于个人对于《中阿含经》了解不多,
VIII1 仅能在阅读本书获得法益之余,报告粗浅的读书心得,并敬录一些前辈大
VIII2 德的研究结晶(它们蕴含了深刻的佛法智慧,及对于众生的慈悲光辉),
VIII3 来与读者们共勉而已。
VIII4
VIII5
VIII6 一九九五·八·七 于冈山
 

IX 1 自 序
IX 2
IX 3 一九九三年三月间,利用将近四个月的时间,笔记《中阿含经》,并
IX 4 延续《杂阿含经二十选》的方式整理,完成了《中阿含经十二选》的初稿
IX 5 。同年七、八月间,笔记《长阿含经》。随即又利用六个月的时间,笔记
IX 6 《增一阿含经》,又将这些笔记,存入电脑磁碟中,并以电脑对文字搜寻
IX 7 处理的方便,用不同于《杂阿含经二十选》的表达方式,整理完成《阿含
IX 8 经随身剪辑》。
IX 9 《阿含经随身剪辑》的构想,是在「简要」的大原则下,选录《四阿
IX 10 含经》经文中,个人以为「法饶益,义饶益」的部份而集成的,集成之后
IX 11 ,觉得《阿含经随身剪辑》已经涵盖了《中阿含经十二选》的主要精义,
IX 12 所以就将《中阿含经十二选》的初稿搁置了。原以为《阿含经随身剪辑》
IX 13 这样的表达方式,是比较能合于时代动脉,而有益于读者的。然而,部份
IX 14 读者还是觉得比较习惯于《杂阿含经二十选》的表达方式,意外之余,又
X 1 想起了《中阿含经十二选》的初稿。
X 2 于是,从一九九五年三月,中断了原计画中,个人对佛使尊者著作的
X 3 笔记整理,将尘封的《中阿含经十二选》初稿找出来,重新修订补充,并
X 4 接受了吕胜强学长许多宝贵的指正。然而,五月间的一场严重感冒后,身
X 5 体的恢复情况一直不理想,经常必须中断整理。这样的情况,想必对思维
X 6 的周延性,也有不良的影响。虽然如此,仍然不揣福薄慧浅,期望本书能
X 7 对《中阿含经》作部份的介绍,并藉这个机会,获得前辈、同修的指导、
X 8 赐益。
X 9
X 10 南无佛陀·南无达摩·南无僧伽
X 11
X 12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九五·七月·后劲
 

XI 1 凡 例:
XI 2
XI 3 ①文中所有的经号,均以大正版《大藏经》为准。
XI 4 ②《杂·五六五》表示《杂阿含经》第五六五经。
XI 5 ③《七车经》(九)表示《中阿含经》第九经,经名:《七车经》。
XI 6 ④《增·三九·十》(三五四)表示《增一阿含经》第三九品第十经,
XI 7 经数累计第三五四经。
XI 8 ⑤《长·一三》表示《长阿含经》第一三经。
XI 9 ⑥《望月》八五八中表示《望月佛教大辞典》第八五八页中段。
XI 10 ⑦《大正·二八·六三三上》表示大正版《大藏经》第二八册第六三三页
XI 11 上段。
 

1 1 第 一选
1 2 佛法的修道次第:《七车经》(九)
1 3
1 4 (一)经文大意:
1 5 有一次,尊者舍梨子(舍利弗)跟随佛陀,来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结
1 6 夏安居,听说在当地的比丘中,以尊者满慈子最受大家尊敬,于是就想找
1 7 个机会,当面向他请益。
1 8 三个月的结夏安居期过了,大家离开了王舍城,来到舍卫国,住在胜
1 9 林给孤独园。有一次,尊者舍梨子与尊者满慈子,都来到安陀林,在相隔
1 10 不远的树下结跏趺坐。于是,尊者舍梨子问尊者满慈子说:
1 11 「云何,贤者!以戒净故,从沙门昙瞿修梵行耶?」
1 12 「以心净故;以见净故;以疑盖净故;以道、非道知见净故;以道迹
1 13 知见净故;以道迹断智净故,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?」
1 14 尊者满慈子回答说:
2 1 「不也。」「贤者!以无余涅盘故。」
2 2 尊者舍梨子又问:
2 3 「以心净故;以见净故;以疑盖净故;以道、非道知见净故;以道迹
2 4 知见净故;以道迹断智净故,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盘耶?」
2 5 尊者满慈子回答说:
2 6 「不也。」「贤者!若以戒净故,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盘者,则
2 7 以有余称说无余。以心净故;以见净故;以疑盖净故;以道、非道知见净
2 8 故;以道迹知见净故;以道迹断智净故;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盘者,
2 9 则以有余称说无余。」
2 10 「贤者!若离此法,世尊施设无余涅盘者,则凡夫亦当般涅盘,以凡
2 11 夫亦离此法故。」
2 12 「贤者!但以戒净故,得心净;以心净故,得见净;以见净故,得疑
2 13 盖净;以疑盖净故,得道、非道知见净;以道、非道知见净故,得道迹知
2 14 见净;以道迹知见净故,得道迹断智净;以道迹断智净故,世尊沙门瞿昙
3 1 施设无余涅盘也。」 
3 2 于是,尊者满慈子举例说,这就如同波斯匿王在舍卫国与婆鸡帝城中
3 3 间,设置了七个传递车站,「从舍卫国出,至初车,乘初车,至第二车。
3 4 舍初车,乘第二车,至第三车。舍第二车,乘第三车::至第七车。舍第
3 5 六车,乘第七车,于一日中至婆鸡帝。」
3 6 尊者舍梨子听了以后,深表赞叹。而尊者满慈子得知,与他论答的是
3 7 尊者舍梨子后,亦深表荣幸,称叹尊者舍梨子是「第二尊」、「法将」。
3 8
3 9 (二)论述:
3 10 一车接一车的传递,表示了次第性,也表示了相依性。没有第一车,
3 11 到不了第二站,没有第二车,到不了第三站,如此类推。七车比喻了由①
3 12 戒净↓②心净↓③见净↓④疑盖净↓⑤道、非道知见净↓⑥道迹知见净↓
3 13 ⑦道迹断智净(无余涅盘)的修学过程。文中,尊者满慈子说,他跟随佛
3 14 陀修学的目的,是为了无余涅盘,但无余涅盘又是次第修学,成就前面六
4 1 种「净」的结果。如果说,其中的任何之一就是无余涅盘,那么只是错将
4 2 「有余」(尚有杂染余留;不究竟)当成是无余罢了。相反的,如果离开
4 3 了这些,也能入无余涅盘的话,那么,一般不具足这些德行的凡夫,也可
4 4 以般(入)涅盘了,又何必谈修行呢?所以,七车的比喻,表示了这是一
4 5 个整体的道次第,是不可以局部分割来谈的。
4 6 「净」,表示纯净,圆满没有缺陷的意思。「戒净」,就是持戒圆满
4 7 。戒,如《迦□那经》(八O)中,尊者阿那律陀所说的离杀、不与取(
4 8 盗)、淫、妄、两舌、□言、绮语、治生::等行为(出家众);《优婆
4 9 塞经》(一二八)中,佛陀所说的白衣(在家众)圣弟子「善护行五法」
4 10 :离杀、断不予取、断邪淫、离妄言、离酒。而持戒的用义,如《何义经
4 11 》(四二)中所说的,是「令不悔义」;「因不悔便得欢悦;因欢悦便得
4 12 喜;因喜便得止;因止便乐;因乐便得定。」「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
4 13 实、知如真;因见如实、知如真,便得厌;因厌便得无欲;因无欲便得解
4 14 脱;因解脱便知解脱。」持戒圆满的修行者,免除了为自己所作所为后悔
5 1 、担忧的干扰,内心从时常充满喜悦,而能渐趋于平静,表示了以持戒为
5 2 修行初步基础的意义。
5 3 「心净」,就是内心平静;就是止;就是专一安住。如《娑鸡帝三族
5 4 姓子经》(七七),《长老上尊睡眠经》(八三),《说处经》(八六)
5 5 ,《周那问见经》(九一),《优陀罗经》(一一四)及《大空经》(一
5 6 九一),::都说「至无事处,山林树下空安静处,高岩石室,远离,无
5 7 恶,无有人民,随顺燕坐。」「至无事处,山林树下空安静处,宴坐思惟
5 8 ,勿得放逸!勤加精进,莫令后悔!」于空安静处,对「正法」作深度的
5 9 思惟,是经典中常见的教诲。要能对「正法」作深度的思惟,则不是一般
5 10 的散乱心所能成办的,非得有相当的专注力不可。
5 11 深层的专注就是「心一境性」;也就是禅定。佛陀常赞许的禅定,是
5 12 「四禅定」,所以《杂·五六五》中,就直接说「心净」为「四禅定」了
5 13 。「四禅定」,也称为「四增上心」,而「四增上心」的内容,如《城喻
5 14 经》(三)说:
6 1 「修『七善法』(坚固信、常行惭耻、常行羞愧、精进断恶、广学多
6 2 闻、常行正念、观兴衰法),逮四增上心,易不难得。」
6 3 「离欲、离恶不善之法,有觉有观,离生喜、乐,逮『初禅』成就游
6 4 ,是谓圣弟子逮『初增上心』。」
6 5 「觉、观已息,内静、一心,无觉、无观,定生喜、乐,逮『第二禅
6 6 』(即一般所简称的『二禅』,以下同。)成就游,是谓圣弟子逮『第二
6 7 增上心』。」
6 8 「离于喜欲,舍无求游,正念正智而身觉乐,谓圣所说,圣所舍、念
6 9 、乐住、空,逮『第三禅』成就游,是谓圣弟子逮『第三增上心』。」
6 10 「乐灭、苦灭,喜、忧本已灭,不苦不乐、舍念、清净,逮『第四禅
6 11 』成就游,是谓圣弟子逮『第四增上心』。」
6 12 又如《加楼乌陀夷经》(一九二),继第四禅后,说更深层的四种无
6 13 色定:
6 14 「度一切色想,灭有对(障碍)想,不念若干(种种)想,无量空,
7 1 是无量空处成就游。」
7 2 「度一切无量空处,无量识,是无量识处成就游。」
7 3 「度一切无量识处,无所有,是无所有处成就游。」
7 4 「度一切无所有处,非有想非无想,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。」 
7 5 不论是从「初禅」到「四禅」的四色界禅,或是从「空无量处」到「
7 6 非有想非无想处」的四无色禅,都还是共世间的禅定修行方法。如《罗摩
7 7 经》(二O四),记述佛陀未成正觉前,也曾经与阿罗罗伽罗摩一样,自
7 8 证「无所有处」,与罗摩一样,自证「非有想非无想处」,但却自觉「此
7 9 法不趣智,不趣觉,不趣涅盘。」所以经中说,这是修学的过程,而不是
7 10 终站。往后,在专注力或禅定的基础上,要继续朝向「见净」的目标迈进
7 11 。
7 12 「见净」;就是正见;就是智慧;就是「见如实,知如真」。观因缘
7 13 、四谛;知兴衰(生、灭)法;知无常、厌、离欲;除我见,都是「见净
7 14 」的内容。其中,尤其是「我见」,更是解脱的关键:如《大因经》(九
8 1 七),说有「七识住」及「二处」,比对《意行经》(一六八),可以知
8 2 道,具我见(「神」施设)的众生,身坏命终,会随其意行(见解、观念
8 3 所形成的习性与性格倾向)而生:
8 4 第一识住:不乐于任何禅定经验的众生,生于人及欲天中。
8 5 第二识住:乐于(著迷于)初禅境界的,生于梵天中。
8 6 第三识住:乐于二禅境界的,生于晃昱天中。
8 7 第四识住:乐于三禅境界的,生于遍净天中。
8 8 第五识住:乐于无量空处境界的,生于无量空处天中。
8 9 第六识住:乐于无量识处境界的,生于无量识处天中。
8 10 第七识住:乐于无所有处境界的,生于无所有处天中。
8 11 第 一处:乐于无想无觉(四禅境界)的,生于无想天(果实天)中。
8 12 第 二处:乐于非有想非无想境界的,生于非有想非无想天中。  
8 13 《大因经》(九七)又接著说,如果能对这七种「识住」与二种「处
8 14 」,「知彼识住、知识住集、知灭、知味、知患、知出要如真」(即「苦
9 1 」、「集」、「灭」、「道」──味、患、离),那么就不会「乐彼识住
9 2 ,计著住彼识住」。接著又说:
9 3 「若有比丘,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,心不染著,得解脱者,是谓比
9 4 丘阿罗诃(即阿罗汉),名慧解脱。」
9 5 「若有比丘,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,心不染著,得解脱,及此八解
9 6 脱(即八种禅定力,参考《望月》四二O六中,印顺法师著《空之探究》
9 7 ∧第一章·第十节·胜解观与真实观∨第六九页。),顺、逆身作证(亲
9 8 身体验)成就游,亦慧观诸漏尽者,是谓比丘阿罗诃,名俱解脱。」
9 9 又《长·十三》(大缘方便经)中说:「诸比丘于此法(指十二因缘
9 10 法以及名色与爱的非我)中,如实正观,无漏心解脱,阿难!此比丘当名
9 11 慧解脱。」
9 12 「佛告阿难:七识住、二入处。::若比丘知(七识住)二入处,知
9 13 集、知灭、知味、知过、知出要如实知者,彼比丘言:彼非我、我非彼,
9 14 如实知见。」
10 1 「复有八解脱,云何为八?色观色,初解脱。内色想观外色,二解脱
10 2 。净解脱,三解脱。度色想,灭有对,四解脱。度空处,住识处,五解脱
10 3 。度识处,住不用处,六解脱。度不用处,住有想无想处,七解脱。灭尽
10 4 定,八解脱。阿难!诸比丘于此八解脱,逆、顺游行,入出自在,如是比
10 5 丘得俱解脱。」
10 6 依此,慧解脱阿罗汉,与俱解脱阿罗汉所能有的差别,可能就只在能
10 7 不能入各种禅定了。
10 8 有了正见,建立了正确而清晰的思惟模式与价值观,那么,便能清除
10 9 对生命的意义、人生的目标、烦恼的真相、痛苦的根源、::等等的疑惑
10 10 (疑盖净),进而在修行上能够辨别正确、不正确的方法(道、非道),
10 11 而有所检择。所以「道、非道知见清净」在《增·三九·十》(三五四)
10 12 中也译为「行迹清净」。又如《漏尽经》(一O)中,世尊告诸比丘:「
10 13 以知以见故,诸漏则尽。」只有正见具足,才能正思惟,才不会「不应念
10 14 法而念;应念法而不念。」才能有「四正断」的精进修行,所以,经中会
11 1 说「七断烦恼忧戚法」的第一种,就是「有漏(烦恼忧戚)从『见』断」
11 2 。
11 3 得「道、非道知见清净」,大约就算得上是须陀洹果的圣者了。因为
11 4 到了这个阶段,在修行上自己已有能力去辨别正确、不正确的修行方法,
11 5 不会再去做一些与解脱不相干的修行与持戒,走冤枉路,所以必然是做到
11 6 了断「戒禁取」的。并且,由于是「以疑盖净故,得道、非道知见净」,
11 7 「以见净故,得疑盖净」,所以也必然也已经是断「疑」与「身见」的。
11 8 断「身见」、「疑」、「戒禁取」,正是须陀洹圣者的特徵。
11 9 「道迹」,就是已解脱者所留下来的修行足迹,表示了趣向解脱的道
11 10 路或修行方法,也就是指「八正道」了。如《释问经》(一三四)中,佛
11 11 陀回答三十三天王说:「拘翼!灭戏道迹者,谓八支圣道。」《杂·四二
11 12 》中说:「云何色(受、想、行、识)灭道迹如实知?谓八圣道。」「道
11 13 迹知见净」就是对能契入解脱的修行方法,清清楚楚地明白,如《增·四
11 14 一·一》(三六五)世尊说:「如我众中最下道者,不过七死七生而尽苦
12 1 际(指到达『须陀洹』果的圣者,可以参考∧第二选∨)。若复勇猛精进
12 2 ,便为家家(『斯陀含』向,可以参考《望月》八五八中、《望月》一八
12 3 八五上),即得『道迹』。」所以,到了「道迹知见净」的阶段,可能就
12 4 是接近『斯陀含』果的圣者了。
12 5 「断」,是精进修行,也是修行圆满,做到了的意思。如《杂·五六
12 6 五》中说有「戒清净、心清净、见清净、解脱清净」等「四种清净」,接
12 7 著分别说明每一种「净断」。其中,「解脱清净断」就相当于「道迹断智
12 8 净」,而经文对「解脱清净断」的解说是:「解脱未满(圆满)者令满,
12 9 已满者随顺摄受,欲精进乃至常摄受,是名解脱净断。」所以「道迹断」
12 10 指的是走完了通往解脱的道路,已成为解脱的圣者,也就是经中所说的「
12 11 无余涅盘」。修行到了这个阶段,就是佛陀所「施设」的「无余涅盘」了
12 12 。施设,有人为建立;经由大家所共同接受而成立的意思。本来,圣者的
12 13 解脱境界,是不适合说是经由谁来设定的。然而,为了人们的相互沟通,
12 14 却是不得不透过大家共同建立的概念来传达,所以经中就说「以道迹断智
13 1 净故,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盘也。」 
13 2 修学的过程中,能舍,不取著,是另一个重要的观念。七部车,每一
13 3 部车都有其修学的阶段意义与功能,但也都有其应该舍弃的时机,否则就
13 4 无法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了。如《阿梨吒经》(二OO)中所说的「筏喻法
13 5 」:有人造筏度山水(山中的溪流),安稳地到达彼岸后,觉得「此筏多
13 6 有所益,」「令我安稳,从彼岸来。」于是舍不得抛弃,「便以筏著右肩
13 7 上,或头戴去。」佛陀说:「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,欲令弃舍,不欲令
13 8 受,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者,当以舍是法,况非法耶?」非法当然应
13 9 该舍,但也不应执著于正法。这就如《净不动道经》(七五)中佛陀告诉
13 10 阿难说:「若比丘如是行:无我、无我所;我当不有、我所当不有,若本
13 11 有者,便尽得舍。阿难!若比丘乐彼舍、著彼舍者,阿难!比丘行如是,
13 12 必不得涅盘。」著迷于舍的成就与感觉,就如同著迷于禅定的境界一般,
13 13 又成了另一种执著了。又如《求法经》(八八)中说:「念欲恶,恶念欲
13 14 亦恶,彼断念欲,亦断恶念欲。」《中论》∧观行品第十三∨中说:「大
14 1 胜说空法,为离诸见故,若复见有空,诸佛所不化。」都表达了相类似的
14 2 意思。
14 3 至于说舍,所能舍的,是对工具(车;修行法门)的执著,而不是指
14 4 舍修学的内涵。修行的内涵,需从「戒净」开始一点一滴的建立,犹如从
14 5 舍卫国一寸寸地接近婆鸡帝。之前一点一滴的建立,都将是往后成就「道
14 6 迹断智净」内涵的一部份,所以「舍初车,乘第二车,至第三车。舍第二
14 7 车,乘第三车::至第七车」就不是指可以舍「戒净」、「心净」::了
14 8 。
14 9 除了能舍,不取著的态度外,《不思经》(四三)继《何义经》(四
14 10 二)的学佛次第,更进一步地指出:「持戒者不应思:令我不悔。」「但
14 11 法自然(随顺于法),持戒者便得不悔。」这是一种水到渠成,因缘相应
14 12 的功夫,而不是急功好利的迫切态度。看看七车的比喻,那必须是一车换
14 13 过一车,一站走过一站,随顺地克服了每一段距离阻隔的因缘而到达的,
14 14 是急不来的。迫切的态度,也许带来了一时的精进,然而忽略了因缘的相
15 1 应,也还是徘徊于正法之外的,反而是在承受迫切的煎熬。  
15 2 《中阿含经》∧习相应品∨(第五品)共有十六部经,都在说明学佛
15 3 的次第。综合来说,却不外乎是信、戒、定、慧。其中,信的内容,如《
15 4 本际经》(五一)所说的:「是为具善人已,便具亲近善知识;具亲近善
15 5 知识已,便具闻善法;具闻善已,便具生信。」如果更概括地来说,如《
15 6 郁伽长者经》(三八)、《频□娑逻王迎佛经》(六二)、《优婆离经》
15 7 (一三三)、《梵摩经》(一六一),都表示了先「劝发渴仰,成就欢喜
15 8 」,再说「端正法」,最后才说「正要」。而所谓的「端正法」,就是「
15 9 说施、说戒、说生天法,毁□欲为灾患,生死为秽,称叹无欲为妙,道品
15 10 白净」等端正行为的善法。所谓的「正要」;即是「为彼说苦、集、灭、
15 11 道」解决烦恼,直指解脱的「四圣谛法」。
15 12 佛法的修学,是有阶段性的,如《善法经》(一)、《真人经》(八
15 13 五)、《求法经》(八八)、《念经》(一O二)、《须闲提经》(一五
15 14 三)中所说的「向法、次(下一个)法」。每一个阶段的修学,都有其价
16 1 值与意义,所以只有前后次第的差异,而没有分别孰胜孰劣的必要。对要
16 2 前往第二站的人,第一车很重要,但第二至七车,暂时用不上。对要前往
16 3 第六站的人,第一至四车,已完成其阶段任务,就没有必要一直带在身边
16 4 。对佛法尚未建立信心的人,强调「信」的重要,是正确的,但却不能只
16 5 一直停留在「信」的强调与修持上。而其它每一个过程中的修学,情形也
16 6 是一样的。

 

17 1 第 二选
17 2 佛陀的教学内容:《说处经》(八六)
17 3
17 4 (一)经文大意
17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舍卫国,住在胜林给孤独园。
17 6 尊者阿难在傍晚时分,静坐禅思告一段落后,带领一些常跟著他修学
17 7 的年少比丘,去见佛陀。
17 8 「世尊!此诸年少比丘,我当云何教呵?云何训诲?云何为彼而说法
17 9 耶?」阿难问。
17 10 于是佛陀为阿难及诸年少比丘,广分别说可以让诸年少比丘「得安稳
17 11 ,得力得乐,身心不烦热,终身行梵行」的教、学内容:
17 12 一、五盛阴:色盛阴,觉(受)、想、行、识盛阴。
17 13 二、六内处:眼处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处。
17 14 三、六外处:色处,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处。
18 1 四、六识身:眼识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识。
18 2 五、六更乐身:眼更乐(触)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更乐。
18 3 六、六觉身:眼觉(受)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觉。
18 4 七、六想身:眼想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想。
18 5 八、六思身:眼思(行)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思。
18 6 九、六爱身:眼爱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爱。
18 7 一O、六界: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界。
18 8 一一、「因缘起」及「因缘起生法」:
18 9 「若有此则有彼,若无此则无彼;若生此则生彼,若灭此则灭彼。
18 10 」
18 11 「缘无明行,缘行识,缘识名色,缘名色六处,缘六处更乐(触)
18 12 缘更乐觉(受),缘觉爱,缘爱受(取),缘受有,缘有生,缘生
18 13 老死。」
18 14 「若无明灭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,识灭则名色灭,名色灭则六处灭
19 1 ,六处灭则更乐(触)灭,更乐灭则觉(受)灭,觉灭则爱灭,爱
19 2 灭则受(取)灭,受灭则有灭,有灭则生灭,生灭则老死灭。」
19 3 一二、四念处:观「身」如身,观「觉」(受)、「心」、「法」如法。
19 4 一三、四正断:
19 5 ①已生恶不善法为断故,起欲求方便行,精勤举心断;
19 6 ②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,起欲求方便,精勤举心断;
19 7 ③未生善法为生故,起欲求方便行,精勤举心断;
19 8 ④已生善法为住故、不忘故、不退故、转增多故、广布故、满具足
19 9 故,起欲求方便行,精勤举心断。
19 10 一四、四如意足:
19 11 「成就『欲定』烧诸行,修习如意足,依于无欲、依离、依灭、愿
19 12 至非品。
19 13 如是『精进定』、『心定』,成就『观定』烧诸行,修习如意足,
19 14 依于无欲、依离、依灭,愿至非品。」
20 1 一五、四禅:离欲、离恶不善之法,::至得第四禅成就游。
20 2 一六、四圣谛:苦、苦习(集)、苦灭、苦灭道圣谛。
20 3 一七、四想:小想、大想、无量想、无所有想。
20 4 一八、四无量:
20 5 「心与『慈』俱,遍满一方成就游。如是二、三、四方,四维上下
20 6 ,普周一切,心与慈俱,无结、无怨、无恚、无诤极广甚大,无量
20 7 善修,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。
20 8 如是『悲』、『喜』心与『舍』俱,无结、无怨、无恚、无诤,极
20 9 广甚大,无量善修,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。」
20 10 一九、四无色:断一切色想,::乃至得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。
20 11 二O、四圣种:
20 12 「得□素『衣』而知止足,非为衣故求满其意。若未得衣,不忧悒
20 13 ,不啼泣,不□胸,不疑惑;若得衣者,不染不著、不欲不贪、不
20 14 触不计,见灾患、知出要而用衣。
21 1 如是『食』、『住处』。
21 2 『欲断乐断,欲修乐修』。彼因欲断乐断、欲修乐修故,不自贵、
21 3 不贱他。」
21 4 二一、四沙门果: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最上阿罗诃(汉)果。
21 5 二二、五熟解脱想:无常想、无常苦想、苦无我想、不净恶露想、一切世
21 6 间不可乐想。
21 7 二三、五解脱处:
21 8 ①从世尊、诸智梵行者闻法;
21 9 ②如本所闻、所诵习法而广读之;
21 10 ③随本所闻、所诵习法而为他广说;
21 11 ④随本所闻、所诵习法而心思惟分别;
21 12 ⑤但善受持诸三昧相者,
21 13 便知法解义。因知法解义故,便得欢悦;因欢悦故,便得欢喜;因
21 14 欢喜故,便得止身;因止身故,便得觉乐;因觉乐故,便得心定;
22 1 因心定故,便得见如实、知如真;因见如实、知如真故,便得厌;
22 2 因厌故,便得无欲;因无欲故,便得解脱;因解脱故,便得知解脱
22 3 :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更受有知如真。
22 4 二四、五根:信根,精进、念、定、慧根。
22 5 二五、五力:信力,精进、念、定、慧力。
22 6 二六、五出要界:
22 7 「多闻圣弟子极重善观『欲』、『恚』、『害』、『色』、『己身
22 8 』。
22 9 舍离不住此五界,秽恶厌患此五界。犹如鸡毛及筋,持著火中,即
22 10 时融消□缩,转还不得舒张,观无欲、无恚、无害、无色、无己身
22 11 ,心向之,乐之,信解之。」
22 12 二七、七财:信财,戒、惭、愧、闻、施、慧财。
22 13 二八、七力:信力,精进、惭、愧、念、定、慧力。
22 14 二九、七觉支:念觉支,择法、精进、喜、息(轻安)、定、舍觉支。
23 1 三O、八正道:正见、正志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。
23 2 佛陀接著又为阿难及诸年少比丘说「顶法」及「顶法退」:
23 3 「多闻圣弟子真实因心思念、称量、善观分别无常、苦、空、非我。
23 4 彼如是思念,如是称量,如是善观分别,便生忍、生乐、生欲:欲闻、欲
23 5 念、欲观,是谓顶法。」
23 6 「如是,内外识、更乐(触)、觉(受)、想、思(行)、爱、界、
23 7 因缘起及因缘起法。」
23 8 「若得此顶法复失衰退,不修守护,不习精勤,是谓顶退法。」
23 9
23 10 阴内外识更 觉想思爱界 因缘念正断 如意禅谛想
23 11 无量无色种 沙门果解脱 处根力出要 财力觉道顶
23 12
23 13 (二)论述
23 14 本经可以说,整理了佛法早期的教、学内容。第一项至第九项,先从
24 1 人们的身心状况分析起,显示了佛法的教学(或说是修行),是以我们的
24 2 身心活动为主的。这与近代经过考据订正而还原编排的《杂阿含经》,以
24 3 ∧五阴诵∨为第一,以∧六入处诵∨为第二的次第,该不只是巧合吧!
24 4 佛陀将我们的身心活动,作了适切的分析,提供了一个让我们明白身
24 5 心活动进行的模式,以便能从中觉察错误,进而修正错误。「阴」,也译
24 6 为「蕴」,聚集的意思。以佛法来看,「人」,只不过是「色」、「觉(
24 7 受)」、「想」、「行」、「识」这五种精神与生理现象的聚集罢了,所
24 8 以称为「五阴」。「色」,指的是物质,占有空间,有窒碍的特性,如我
24 9 们的身体。「觉」也译为「受」,是指感受、情绪反应。「想」,是指思
24 10 考、判断、联想等。「行」,是指动机、意志力──表面以及潜在的。「
24 11 识」,是指认识了别。而后面这四种属于「精神」层次的现象,是「非物
24 12 质」的,所以也称为四「无色阴」。「盛」,有炽盛、盛载的意思。「盛
24 13 阴」,如《法乐比丘尼经》(二一O)中说:「若色、觉、想、行、识有
24 14 漏(杂染烦恼)有受,是谓阴即是盛阴。」这是特别用来形容杂染五阴的
25 1 苦迫倾向的。「六内处」,也称为「六根」,是人们接受外界讯息的触角
25 2 ,因为是存在于五阴之中的,所以相对地称「内」,可以参考《分别六处
25 3 经》(一六三)。「六外处」,也称为「六尘」,是我们的感官器官所觉
25 4 察的对象,存在于五阴之外的,所以相对地称「外」。其中,「身」与「
25 5 触」指的是身体与有关触觉的,而「意」与「法」指的是意念与有关观念
25 6 方面的,可以参考∧第九选∨。「六识身」,指的是包括脑神经的神经组
25 7 织,与「五阴」中认识了别作用的「识阴」所指不同。如近代医学研究发
25 8 现在脑部组织中,有专司视觉、听觉、嗅觉::等不同功能的区域(组织
25 9 ),就与「六识身」这样的概念相接近。「六更乐身」,「更乐」也译为
25 10 「触」,个人倾向于认为是「认识」(而不是指「接触」)的意思,与「
25 11 五阴」中「识」的含意相当(参考印顺法师著《佛法概论》∧第八章∨第
25 12 一一二页七↓十三行)。「六觉身」,「觉(受)」,指的是「苦」、「
25 13 乐」或「不苦不乐」的感受,与「五阴」中「觉」的含意相同。「六想身
25 14 」,「想」与「五阴」中「想」的含意相同。「六思身」,「思」也译为
26 1 「行」,与「五阴」中「行」的含意相同。
26 2 如《杂·二七三》中说:「缘『眼』、『色』,生『眼识』,三事和
26 3 合『触』,『触』俱生『受』、『想』、『思』。」又如《杂·三O四》
26 4 中说:「云何六爱身?谓眼触生爱,耳触生爱,鼻触生爱,舌触生爱,身
26 5 触生爱,意触生爱。」这是说,经由「器官」(根)、「外境」(尘)与
26 6 「神经组织」(识)三者的因缘和合,而产生了「认识作用」(触),再
26 7 经由「认识」后而延生出「感受」、「思考判断」、「行为」或「爱染」
26 8 等反应,正是解析了人们身心活动进行的过程。其中,「爱染」的产生,
26 9 是对烦恼众生而说的,而佛法对于「爱(染)」,有不同于一般世间的价
26 10 值判断,我们将留在∧第六选∨中讨论。像这样,从人们身心活动的机构
26 11 谈起,正表现著佛法不离五蕴谈解脱的精神。
26 12 「界」,是将相同特性的,归纳在一起,以便于我们分析与理解用的
26 13 ,相当于现代所说的「族」、「群」。界,可以依不同的目的,作不同型
26 14 态的归纳,也当然可以随著不同人们的约定成俗(施设),而表现出不同
27 1 的归纳结果。「六界」,是印度传统的分类,与中国传统所用的「五行」
27 2 分类法,内容或有不同,但为了分析与理解事象的目的,则是相同的。《
27 3 多界经》(一八一)更举出了六十二种不同的分类,可以参考。
27 4 第十一项是佛法说理中,最根本的论理基础,可以参考∧第四选∨。
27 5 其中,「因缘起」是理则;而「因缘起生法」指的是这个理则所表现出来
27 6 的现象(结果)。「因缘起」也称为「因缘法」、缘起法的「法说」,而
27 7 「因缘起生法」也称为「缘生法」、缘起法的「义说」,可以参考《杂·
27 8 二九六、二九八》,或拙编《杂阿含经二十选》∧第十二选:因缘观──
27 9 论因说因∨,或《阿含经随身剪辑》∧十二:因缘∨。
27 10 另一项也是属于佛法说理,而且是佛法中最根本的方法论的,是第十
27 11 六项的「四谛」,其详细内容,将在∧第三选∨中讨论。
27 12 从第十二项以后的排列,显然是以法数的多寡为顺序的。内容上,则
27 13 可以用第三十项的「八正道」来统摄。「八正道」,就是「四谛」中的「
27 14 苦灭『道』圣谛」,也就是指通往解脱的那条道路。如《罗摩经》(二O
28 1 四)中,佛陀为五比丘初转法轮时曾说:「趣智趣觉,趣于涅盘,谓八正
28 2 道。」《大天荬林经》(六七)中,佛陀对阿难说:「汝亦当复转相继法
28 3 ,莫令佛种断,谓八支圣道。」《释问经》(一三四)中,佛陀告诉帝释
28 4 天说:「灭戏(戏论;染污)道迹者,谓八支圣道。」
28 5 「八正道」的内容,如《分别圣谛经》(三一)中舍利弗说:「云何
28 6 苦灭道圣谛?谓正见、正志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。
28 7 诸贤!云何正见?」
28 8 「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,习(集)是习、灭是灭、念道是道时;或观
28 9 本所作;或学念诸行;或见诸行灾患;或见涅盘止息;或无著念,观善心
28 10 解脱时,于中,择、遍择、次(决)择、择法;视、遍视,观察明达,是
28 11 名正见。」
28 12 「于中,心伺、遍伺、随顺伺,可念则念,可望则望,是名正志。」
28 13 「于中,除口四妙行,诸余口恶行远离断除;不行、不作、不合、不
28 14 会,是名正语。」
29 1 「于中,除身三妙行,诸余身恶行远离断除;不行、不作、不合、不
29 2 会,是名正业。」
29 3 「于中,非无理求,不以多欲无厌足,不为种种伎术、咒说邪命活,
29 4 但以法求衣,不以非法;亦以法求食、床、座,不以非法,是名正命。」
29 5 「于中,若有精进方便,一向精勤求,有力趣向,专著不舍,亦不衰
29 6 退,正伏其心,是名正方便。」
29 7 「于中,心顺念,背不向念,念、遍念;忆、复忆,心心不忘,心之
29 8 所应,是名正念。」
29 9 「于中,若心住禅住,顺住,不乱、不散,摄止,正定,是名正定。
29 10 」
29 11 又如《圣道经》(一八九)中说:
29 12 「若见邪见是邪见者,是谓正见。若见正见是正见者,亦谓正见。」
29 13 「无欲念、无恚念、无害念,是谓正志。」
29 14 「离妄言、两言、□言、猗(绮)语,是谓正语。」
30 1 「离杀、不与取(盗)、邪□,是谓正业。」
30 2 「不求无满意,不以若干种畜生之咒,不邪命存命,彼如法求衣被,
30 3 则以法也。如法求饮食、床榻、汤药,诸生活具,则以法也,是谓正命。
30 4 」
30 5 「已生恶法为断故,发欲求方便,精勤举心灭;未生恶法为不生故,
30 6 发欲求方便,精勤举心灭;未生善法为生故,发欲求方便,精勤举心灭;
30 7 已生善法为住不忘不退,转增广布,修习满具故,发欲求方便,精勤举心
30 8 灭,是谓正方便。」
30 9 「观内身如身,观至觉(受)、心、法如法,是谓正念。」
30 10 「离欲、离恶不善之法,::至得第四禅成游,是谓正定。」
30 11 除此而外,《杂阿含经》∧圣道分相应∨也有一些相关的说明。其中
30 12 ,《杂·七八五》更分「世俗、有漏、有取、转向善趣」,以及「圣、出
30 13 世间、无漏、无取、正尽苦、转向苦边」两种不同层次,对每一圣道支作
30 14 说明,正好可以拿来与上面二经比对参考。
31 1 从以上所例举经文对「八正道」内容的说明中,可以发现第十二项的
31 2 「四念处」,是属于「正念」的内容(将在∧第九选∨中讨论)。第十三
31 3 项的「四正断」,是属于「正方便」的内容。第十五项的「四禅」,第十
31 4 四项的「四如意足」,第十七项的「四想」,第十八项的「四无量」,第
31 5 十九项的「四无色」,都可以看作是属于「正定」的内容。「八正道」中
31 6 「正见」的范围含盖较广,但若从趣向解脱的层次来看,那么第十一项「
31 7 因缘」与第十六项「四圣谛」,当为「正见」的精髓(将在∧第四选∨与
31 8 ∧第三选∨中讨论),而第二二项的「五熟解脱想」,第二三项的「五解
31 9 脱处」以及第二六项的「五出要界」,也都属于是「正见」的内涵。
31 10 《圣道经》(一八九)同时也表达了「正见」为「八正道」之首,各
31 11 正道都由正见推动的观点,这与《杂·七四八》以「日出前相(旭日东升
31 12 ),谓明相初光」来作为比喻,形容「正见」是「究竟苦边前相」,而说
31 13 :「彼正见者,能起正志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。」
31 14 的观点是一致的。
32 1 「四正断」,有时也译为「四正勤」,其内容不仅止于除恶而已,并
32 2 且还要求能积极地开发善法。所以,能够做到这样的修行人,也称得上是
32 3 「精进」而无愧了。「四如意足」,有时也译为「四神足」。本来「如意
32 4 足」或「神足」,指的是由禅定而引发的神通,但这里应该就是指「禅定
32 5 」。所以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中,就直接译作「四三摩地」了。不过,「四
32 6 如意足」并不在强调神通或者禅定的殊胜,重点反而是在「依于无欲、依
32 7 离、依灭,愿至非品。」至于这四种如意足的详细内容,可以参考《瑜伽
32 8 师地论》卷二九(或印顺法师编《杂阿含经论会编》中册二八三页)。
32 9 「四想」是四种修习禅定的观想方法,如《有胜天经》(七九)中,
32 10 阿那律陀告诉仙余财主说:「大心解脱者,若沙门、梵志在无事处,或至
32 11 树下空安静处,依一树,若不依一树者,当依二、三树,若不依二、三树
32 12 者,当依一林,若不依一林者,当依二、三林,若不依二、三林者,当依
32 13 一村,若不依一村者,当依二、三村,若不依二、三村者,当依一国,若
32 14 不依一国者,当依二、三国,若不依二、三国者,当依此大地乃至大海,
33 1 意解大心解脱遍满成就游,彼齐限是心解脱不过是,是谓大心解脱。」「
33 2 大心解脱」,似乎就是以「大想」为禅修观想方法所成就的解脱,经中并
33 3 且说,这又与无量心解脱「异文异义」(不同)。「小想」与「无所有想
33 4 」,在《中阿含经》中,并没有更多的经文可以参照,但想必是相对于「
33 5 大想」的禅修观想方法来说的吧!连同「无量想」,三者的不同之处,大
33 6 概是在禅修观想的范围大小或有无的差异吧。
33 7 「四无色」,指的是「四无色定」。这是比「四禅定」更细腻、更深
33 8 层的禅定,离开了物质(无色)的纯精神境界,可以参考∧第一选∨中有
33 9 关「心净」的论述。
33 10 第二十项「四圣种」,指的是四种可以成就圣者的种子,它们是:对
33 11 ①衣、②食、③住处(也包括卧具)等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须用具与资源,
33 12 随顺于所能得到的而感到满足,以合乎「八正道」中「正命」的精神;离
33 13 欲贪的态度来使用;以及④时时刻刻不离趣向解脱的修行。(可以参考《
33 14 望月》一八五O下)
34 1 第二十一项说明「沙门四果」,做为佛弟子修学的阶段目标。如《水
34 2 喻经》(四)中说:
34 3 「三结(身见、戒取、疑)已尽,得须陀洹,不堕恶法,定趣正觉,
34 4 极受七有(最多七次生死),天上、人间七往来已,便得苦际(解脱)。
34 5 」这是对「须陀洹」果的描述,因为是初入圣者之流,也称为「初果」、
34 6 「预流果」。
34 7 「三结已尽,淫(贪)、怒(镇)、疑薄,得一往来天上、人间。一
34 8 往来已,便得苦际。」这是对「斯陀含果」的描述,因为只须要再一次地
34 9 往来于天上与人间的修行,就能成就解脱,所以也称为「一来果」。
34 10 「五下分结(贪欲、镇恚、身见、戒取、疑)尽已,生于彼间,便般
34 11 涅盘,得不退法,不还此世。」这是对「阿那含果」的描述,因为是在来
34 12 生就必定会成就解脱,不会再来人间的,所以也称为「不还果」。
34 13 「欲漏心解脱,有漏、无明漏心解脱,解脱已,便知解脱。」这是对
34 14 「阿罗汉果」的描述。《杂·七九七》中说:「何等为阿罗汉果?谓贪、
35 1 镇、疑永尽;一切烦恼永尽。」《杂·四九O》中说:「贪欲永尽,镇恚
35 2 永尽,愚疑永尽,一切诸烦恼永尽,是名涅盘。」所以,能称为「阿罗汉
35 3 」的,就是已经解脱(涅盘)的圣者了。这样的解脱圣者,《杂·七五O
35 4 》中描述说:「贪、恚、疑解脱已,是圣弟子得正知见:我生已尽,梵行
35 5 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『后有』。」「后有」,指的是这个「五蕴」
35 6 不再和合(即俗称的「死亡」)时,还需要拥有下一个「五蕴」(即俗称
35 7 的「下一辈子」)的贪爱。而成就「阿罗汉果」的解脱圣者,明白自己再
35 8 也不会有这种「后有」的需求了。
35 9 沙门四果,是佛法修学上成就的重要标竿。而以成就这四种果位的圣
35 10 者为榜样的修学(即念「众」),则是在家佛弟子「四增上心」(在这里
35 11 是指「四不坏净信」)的修学内容之一。如《优婆塞经》(一二八)说:
35 12 「白衣圣弟子念如来」,「白衣圣弟子念法」,「白衣圣弟子念众:如来
35 13 圣众善趣正趣,向法、次法,顺行如法,彼众实有阿罗诃(阿罗汉)、趣
35 14 阿罗诃,有阿那含、趣阿那含,有斯陀含、趣斯陀含,有须陀洹、趣须陀
36 1 洹,是谓四双八辈」,「白衣圣弟子自念尸赖(戒)」。其中,「趣须陀
36 2 洹」的「趣」,是「趣向」的意思,所以也称为「须陀洹向」、「初果向
36 3 」或「预流向」,这是指虽然还没有能到达「初果」,但已经十分接近「
36 4 初果」,是在进入圣者之流的预备位置了。
36 5 第二十二项,说五种成熟(成就)解脱的观想方法:无常、苦、无我
36 6 、不净、不可乐想。《诸法本经》(一一三)说:「若比丘得习出家学道
36 7 心者,得习无常想、无常苦想、苦无我想、不净想、恶食想、一切世间不
36 8 可乐想、死想。」《七日经》(八)中,佛陀举世间的毁灭,来说明「一
36 9 切行无常,不久住法、速变易法、不可倚法。」然后归结道:「如是诸行
36 10 (一切)不当乐著,当患厌之,当求舍离,当求解脱。」文后又说:「我
36 11 今为汝说大海水当竭消尽,谁有能信?唯见谛(真理)者耳。我今为汝说
36 12 一切大地当烧尽,谁有能信?唯见谛者耳。」都表示了相同的内容,这是
36 13 早期经典中,经常论及的修行方法。无常的现象虽然在我们的世界里一再
36 14 地呈现著(背后的原因是:这是个缘起的世间),然而除了澈见真理的圣
37 1 者外,有谁能体悟呢?一般人在内心的占有欲与执著的驱使下,哪里会甘
37 2 心地接受呢?不过无常的事实总是事实,不甘心的结果,只是徒增自己的
37 3 烦恼与痛苦罢了。所以《说无常经》(一二O)中说:「色无常,觉、想
37 4 、行、识无常,无常则苦,苦则非神。」「神」是「我」的另一种翻译,
37 5 「非神」是指没有一个不会变化的「我」,也没有一个这样的「我」可以
37 6 阻挡或者改变得了无常的。从这样的观点来看:无常的世间,哪有什么是
37 7 值得欣乐与迷恋的呢?《法乐比丘尼经》(二一O)中说:「乐觉者,生
37 8 乐住乐,变易苦。无常者,即是灾患,欲使也。」所以会说当修「一切世
37 9 间不可乐想」了。而「不净想」,也就是「不净观」,是以观察或想像身
37 10 体的污秽,来消除对身体的爱恋的,也是「身念处」的修行内容之一,可
37 11 以参考∧第九选∨。 幻
37 12 第二十三项「五解脱处」,其实是指五个可以获知法义的地方。为什 者
37 13 么也说是「解脱处」呢?因为「知法解义」是往下「欢悦」、「欢喜」、 二
37 14 「止身」、::,到最后「得解脱」的开端缘故吧! 水
38 1 第二十六项更说明了从善于观察「欲(贪)」、「恚(动怒)」、「 」
38 2 害(伤害)」、「色(物质)」、「己身(自我感)」,进而能不受这五 」
38 3 种因素的驱使,而趣向解脱(出要)。其中,「欲」、「恚」、「害」, 乐
38 4 显然都与贪爱有关,我们将在∧第六选∨中,再作探讨。而「色」,如《
38 5 净不动道经》(七五)经说:「欲者无常,虚伪,妄言。是妄言法,则是
38 6 幻化,欺诳愚疑。」(第一说净不动道)「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:若有色
38 7 者,彼一切色,四大及四大造。四大者,是无常法,是苦,是灭。」(第
38 8 二说净不动道)观「色」的内容,还是在观察「色」的组成(四大:地、
38 9 水、火、风),以及其无常性与苦迫性的。「己身」就是指自己,「己身
38 10 」的观察,不仅应当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观察,而且更应当包括对自己「心
38 11 」的观察。观察的内容,还是在无常、苦、无我(无己身)、不净、不可
38 12 乐想等「五熟解脱想」。
38 13 五根、五力、七财、七力中的「慧」,与「八正道」中的「正见」是
38 14 相通的,「定」是「正定」的范畴,「念」是「正念」的范畴,「惭」与
39 1 「愧」,其精神与「四正断」是相通的:「惭于己恶,愧于不逮」。而信
39 2 ,可以「四不坏净信」来理解。
39 3 第二十九项「七觉支」,也还是「八正道」的内容。《杂.七一五》
39 4 中说:「何等为念觉分食?谓四念处。」「何等为择法觉分食?有择善法
39 5 ,有择不善法。」「何等为精进觉分食?彼四正断,思惟::。」「何等
39 6 为喜觉分食?有喜、有喜处。」「何等为猗觉分食?有身猗息、心猗息。
39 7 」「何等为定觉分食?谓有四禅。」《杂.七一三》中说:「有舍善法,
39 8 有舍不善法:彼善法舍即是舍觉分。」舍就是舍去执著,还是属于「八正
39 9 道」中「正见」的范畴的。
39 10 总括这三十项科目,还是戒、定、慧的修学内容。《法乐比丘尼经》
39 11 (二一O)中说:「有戒、定、慧三聚摄八支圣道:正语、正业、正命圣
39 12 戒聚所摄;正念、正定圣定聚所摄;正见、正志、正方便圣慧聚所摄。」
39 13 「顶法」,是指努力于思惟观察无常、苦、空、非我(无我)、五蕴
39 14 、爱、界、缘起等诸法的修习。《杂·一》中便是以观察色、受、想、行
40 1 、识无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而称这样的观察为「正观」的。透过这样「善
40 2 观分别」的修行,便能够进入忍(安住)、乐、欲(闻、念、观)于正法
40 3 修学的不动(稳定)境界。然而,如果还没有能到达这样的稳定状况,一
40 4 不努力,「不修守护,不习精勤」,仍然会「复失衰退」的,这样一来就
40 5 称为「顶退法」了。
40 6 经文末后,有八句五言偈诵。这是将经文的主要内容(从第一项到第
40 7 三十项,再加上顶法),以简单而容易忆起内容的字为代表,组合而成的
40 8 ,如以「阴」代表「五盛阴」;以「内」代表「六内处」;以「外」代表
40 9 「六外处」;「识」代表「六识身」;「更」代表「六更乐身」::。这
40 10 与《瑜伽师地论》中,称为「萜葜南诵」的用法相当。这是因为印度早期
40 11 的经典,不用文字记载,而是以背诵口述流传(表示恭敬、慎重),而为
40 12 了方便背诵者记忆,避免遗漏用的。

 

41 1 第 三选 
41 2 诸佛所说正要──四圣谛:《象迹喻经》(三O)
41 3
41 4 (一)经文大意:
41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舍卫国,住在胜林给孤独园。
41 6 尊者舍梨子告诉诸比丘说:
41 7 「若有无量善法,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,来入四圣谛中,谓四圣谛
41 8 于一切法最为第一,所以者何?摄受一切众善法故。诸贤!犹如诸畜之迹
41 9 ,象迹为第一。」
41 10 哪四谛呢?就是苦圣谛,苦集、苦灭、苦灭道圣谛。
41 11 什么是苦圣谛呢?就是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怨憎会苦、爱别离
41 12 苦、所求不得苦、略五盛阴苦。
41 13 什么是五盛阴呢?就是色、觉(受)、想、行、识。
41 14 什么是色盛阴呢?就是一切「四大」以及「四大」的组合物。什么是
42 1 「四大」呢?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界。四界又各分内、外:
42 2 内地界:「内身中在,内所摄坚,坚性住,内之所受。」如发、毛、
42 3 爪、齿、皮肤、肌肉、筋、骨、心、肾、肝、肺、脾、肠、胃、粪等。
42 4 内水界:「内身中在,内所摄水,水性润,内之所受。」如脑、脑根
42 5 、泪、汗、涕、唾、脓、血、肪、髓、涎、胆、小便。
42 6 内火界:「内身中在,内所摄火,火性热,内之所受。」如暖身、热
42 7 身、烦闷、温、壮、消化饮食。
42 8 内风界:「内身中在,内所摄风,风性动,内之所受。」如上风、下
42 9 风、腹风、行风、制缩风、刀风、跻风、非道风、节节行风、息出风、息
42 10 入风。
42 11 外地界、外水界、外火界、外风界谓:
42 12 「大是、净是、不憎恶是。」
42 13 「有时水灾,是时灭外地界。」
42 14 「有时火灾,是时灭外水界。」
43 1 「有时外火界起,起已烧村邑、城郭、山林、旷野。烧彼已,或至道
43 2 、至水,无受而灭。」
43 3 「有时外风界起,风界起时拨屋、拔树、崩山,山岩拨已便止,纤毫
43 4 不动。」
43 5 此外地界、外水界、外火界、外风界:
43 6 「极大,极净,极不憎恶,是无常法;尽法;衰法;变易之法,况复
43 7 此身暂住,为爱所受。」
43 8 所以多闻圣弟子,就不会这样想:
43 9 「是我,是我所,我是彼所。」
43 10 因为能不这么想,所以,如果当此四大之身,遭到骂詈、捶打、愤怒
43 11 指责而生苦,或者受到赞美而生乐,多闻圣弟子明白:
43 12 「我生此苦(乐),从因缘生;非无因缘。云何因缘?缘苦(乐)更
43 13 乐(触)。彼观此更乐无常;观觉(受)、想、行、识无常。彼心缘界住
43 14 ,止合一心,定不移动。」
44 1 如果在平时,也能够常有这样的观想,那么,一旦身体挨了拳头、石
44 2 块、刀杖时,就会这样想:
44 3 「我受此身,色法□质,四大之种,从父母生,饮食长养,常衣被覆
44 4 ,坐卧按摩,澡浴强忍。是破坏法;是灭尽法;离散之法,我因此身致拳
44 5 □、石掷、刀杖加。由是之故,彼极精勤而不懈怠,正身正念,不妄不疑
44 6 ,安定一心。」
44 7 世尊也是这样教我们的:
44 8 「若有贼来,以利刀锯,节节解我身者,因此令我心不变易,不恶语
44 9 言者,当为彼节节解我身者,起哀愍心,为彼人故,心与慈俱,遍满一方
44 10 成就游。如是二、三、四方,四维上下,普周一切,心与慈俱,无结无怨
44 11 ,无恚无诤,极广甚大,无量善修,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。」
44 12 「应惭愧羞厌:我于利无利;于德无德,谓我因佛、法、众,不住善
44 13 相应舍。彼因惭愧羞厌故,便住善相应舍。是妙息寂:谓舍一切有;离爱
44 14 ;无欲;灭尽无余。诸贤!是谓比丘一切大学。」
45 1 「犹如因材木,因泥土,因水草,覆裹于空,便生屋名,诸贤当知,
45 2 此身亦复如是:因筋骨,因皮肤,因肉血,缠裹于空,便生身名。诸贤!
45 3 若内眼处坏者,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,则无有念,眼识不得生。」「诸贤
45 4 !内眼处及色、眼识知外色,是属色阴。」「内意处及法、意识知外色法
45 5 ,是属色阴。若有觉,是觉阴;若有想,是想阴;若有思,是思阴;若有
45 6 识,是识阴。如是,观因缘和会。诸贤!世尊亦如是说:
45 7 『若见缘起,便见法;若见法,便见缘起。』
45 8 所以者何?诸贤!世尊说五盛阴从因缘生:色盛阴、觉、想、行、识
45 9 盛阴。彼厌此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五盛阴,厌已,便无欲;无欲已,便解脱
45 10 ;解脱已,便知解脱: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做已办,不受后有知如真,
45 11 是谓比丘一切大学。」
45 12
45 13 (二)论述:
45 14 《频□娑罗王迎佛经》(六二)、《优婆离经》(一三三)、《梵摩
46 1 经》(一六一)都描述佛陀说法的过程为:「劝发渴仰,成就欢喜已,如
46 2 诸佛法,先说端正法。」使闻法的人,有能力堪受正法,再说如诸佛所说
46 3 正要:「苦」、「集」、「灭」、「道」四圣谛。四圣谛为佛法中的「正
46 4 要」法,一切善法,皆为四圣谛所统摄,都可以归入四圣谛中。也就是说
46 5 :四圣谛是普遍性的真理,是通往解脱的必经之道。
46 6 在《分别圣谛经》(三一)中,佛陀赞扬尊者舍梨子(舍利弗)说:
46 7 「舍梨子比丘聪慧、速慧、捷慧、利慧、广慧、深慧、出要慧、明达慧、
46 8 辩才慧;舍梨子比丘成就实慧。」为什么会给予这样的赞美呢?是因为「
46 9 我(佛陀)略说此四圣谛,舍梨子比丘则能为他广教、广观、分别发露,
46 10 开仰施设,显现趣向。舍梨子比丘广教、广示此四圣谛,分别发露,开仰
46 11 施设,显现趣向时,令无量人而得于观。舍梨子比丘能以正见为导御也,
46 12 目乾连比丘能令立于最上真际:谓究竟漏尽。舍梨子比丘,生诸梵行,犹
46 13 如生母;目乾连比丘,长养诸梵行,犹如养母。是以诸梵行者,应奉事供
46 14 养、恭敬礼拜舍梨子、目乾连比丘。」尊者舍梨子因为善长于为同修们解
47 1 析四圣谛的道理,以「正见」启发、引导、匡正(御)同修的修学,让许
47 2 多同修,因为熟练应用四圣谛而「得于观」(成就于观察力),建立修行
47 3 的基础,而获得佛陀以「生母」来比喻的赞美。从这段赞美中,我们也可
47 4 以知道,四圣谛是「正见」、是智慧的一环。
47 5 从发现问题,确认它确实是个问题,而引发应当解决问题的认知(驱
47 6 动力),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。
47 7 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,将根本原因找出,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步。
47 8 找出原因后,努力将它灭除,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三步。
47 9 当确实将造成问题的因素灭除时,问题解决了,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确
47 10 立了,这是解决问题的第四步。
47 11 修行也一样:先从能感受到苦、不满于苦开始(苦圣谛),才会去找
47 12 造成苦的原因(苦集圣谛)。根本原因找到了,才能够尝试去灭除这个苦
47 13 (苦灭圣谛)。当灭除了苦,灭除苦的方法,也同时确立了(苦灭道圣谛
47 14 )。所以,与其说「四圣谛」是一种哲理,不如说它是一种方法:一种解
48 1 决问题的方法。例如:一个容易动怒的人,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经常容易
48 2 动怒,感受到这是个困扰(苦圣谛),才可能去分析、观察动怒的原因(
48 3 苦集圣谛),而灭除它(苦灭圣谛、苦灭道圣谛)。能够从观察问题的现
48 4 象,而分析出造成问题的原因,这就是所谓的「观」了,这也是为什么佛
48 5 陀会说:「舍梨子比丘广教、广示此四圣谛,分别发露,开仰施设,显现
48 6 趣向时,令无量人而『得于观』。」
48 7 《增·二十四·五》(二O九)、《杂·三七九》描述佛陀初成佛时
48 8 ,为五比丘说法,所说的内容就是「四圣谛」的「三转十二行」(另:《
48 9 罗摩经》(二O四)说是离苦、乐两边的中道──八正道):
48 10 「初转」先分别说明「苦」、「集」、「灭」、「道」的内容,是初
48 11 『闻』正要法。
48 12 「二转」说明:「苦圣谛智,当复知」;「苦集圣谛,已知当断」;
48 13 「苦灭圣谛,已知当知作证」;「苦灭道迹圣谛,已知当修」。也就是说
48 14 当『修』此四谛法,使「眼生;智生;明生;觉生;光生;慧生」。
49 1 「三转」说明:「苦圣谛,已知;知已出」;「苦集圣谛,已知已断
49 2 出」;「苦灭圣谛,已知已作证出」;「苦灭道迹圣谛,已知已修出」。
49 3 也就是说当『证』此四谛法是「实、定、不虚、不妄、终不有异」。
49 4 每一转都有「苦」、「集」、「灭」、「道」等四「行」,所以三转
49 5 一共有十二「行」,也相当于「闻思」、「修」、「证」的次第。当佛陀
49 6 「三转法轮」后,五比丘中的尊者□陈如(即拘邻)当场就「远尘、离垢
49 7 ;得法眼净」(眼生;智生::)了,这就是著名的「转法轮经」。
49 8 苦,经中列举了八种,在《分别圣谛经》(三一)中,有比较详细的
49 9 说明。其中,描述前面七种苦的每一种为「身受苦」、「心受苦」、「身
49 10 、心受苦」;「身热」、「心热」、「身、心热」;「身壮热烦恼忧戚」
49 11 、「心壮热烦恼忧戚」、「身、心壮热烦恼忧戚」。所以,从感受到苦的
49 12 地方来说,可以分为:身体(色盛阴)上的、心理(受、想、行、识盛阴
49 13 )上的,或者是身、心交错上的,但总是不离五蕴而有苦的。所以,「八
49 14 苦」中的前面七种苦,可以笼统(略)而说是「五盛阴苦」了。另就苦的
50 1 性质与型态来说,苦当然是苦;热、壮热(强烈的热)、烦恼、忧戚等逆
50 2 境,都可以让人们产生苦的感受,甚至过去平顺快乐的经验,也可能加强
50 3 了逆境中苦的感受,而成为苦的一部份。所以,虽然五蕴中尚有「乐受」
50 4 与「不苦不乐受」,然而,从人们一向趋乐避苦的习性,以及缘起、无常
50 5 的法则来说,「乐受」与「不苦不乐受」终究还是要汇归于「苦受」的(
50 6 杂·四七三), 这就是为什么「四圣谛」要从「苦」来说了。
50 7 《杂.四七O》经中说:「愚疑无闻凡夫,生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
50 8 受。多闻圣弟子,亦生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。凡夫、圣人有何差别?
50 9 」「愚疑无闻凡夫,身触生诸受,增诸苦痛,愁忧称怨,心生狂乱。当于
50 10 尔时,增长二受:若身受,若心受。譬如士夫,身被双毒箭,极生苦痛。
50 11 」「多闻圣弟子,身触生苦受,不起忧悲称怨、心乱发狂。当于尔时,唯
50 12 生一受:所谓身受,不生心受。譬如士夫,被一毒箭,不被第二毒箭。」
50 13 我们的身体,是「四大之种,从父母生」,经常需要饮食与照顾保养,也
50 14 还是无法避免生病、衰老,或者外力伤害而引起的苦的。「身苦」,显然
51 1 是这个「五蕴和合体」的必然,即使是解脱的圣者,生前也还是无法避免
51 2 的。如《求法经》(八八)中记载:「彼时世尊告曰:『舍利子!汝为诸
51 3 比丘说法如法,我患背痛,今欲小息。』」然而,「身苦」是不必然一定
51 4 要引起「心苦」的,像不中「第二支毒箭」的圣者,就不会让「身苦」引
51 5 起「心苦」。所以,就修行的立场来说,应当下功夫的是「心苦」的止息
51 6 ,以及正念正智,让「身苦」就停留在「身苦」的层次,而不要更进一步
51 7 再引起「心苦」。
51 8 经中说,身体(色盛阴)是由「四大」所组合而成的,是「无常法;
51 9 尽法;衰法;变易之法」,是「灭尽法;离散之法」。又拿盖房屋,来比
51 10 喻身体的组成,以「因缘和会」的角度来作观察。能够作这样的观察(「
51 11 因缘和会」与「无常」),所以就不会认为这个身体是「我的(我所)」
51 12 ,或者是「我的归属(我是彼所)」。因此,当身体受到污辱、伤害而导
51 13 致「身苦」时,还能不动怒,不起「心苦」,而能够「极精勤而不懈怠,
51 14 正身正念,不妄不疑,安定一心」,甚且还能藉此作慈心观,而成就「慈
52 1 无量心」。
52 2 《度经》(一三)说:「云何知苦习(集)如真?谓此爱受当来有乐
52 3 欲,共俱求彼彼有,是谓知苦习如真。」《苦阴经》(九九)说:「是谓
52 4 现法苦阴(苦迫的五盛阴),因欲缘欲,以欲为本(根本原因)。」《杂
52 5 .二五O》说:「非眼系色,非色系眼,乃至非意系法,非法系意。于其
52 6 中间,若彼欲贪,是其系也。譬如二牛,一黑、一白,共一轭鞅缚系,非
52 7 黑牛系白牛,亦非白牛系黑牛,然于中间,若轭、若系鞅者,是彼系缚。
52 8 」《增·二十四·五》(二O九)中说:「云何苦习谛?所谓受爱之分,
52 9 习之不倦,意常贪著,是谓苦习谛。」这些,都是在告诉我们:造成「心
52 10 苦」的原因(集),是因为「欲爱」;由「身苦」而引发「心苦」的关键
52 11 ,是「欲贪」。又如《爱生经》(二一六)中,描述一位梵志,因为所深
52 12 爱的独子过世了,过份悲伤的结果,「不能饮食,不著衣裳,亦不涂香,
52 13 但至冢哭,忆儿卧处。」佛陀因此而说:「若爱生时,便生愁戚、啼哭、
52 14 忧苦、烦惋、懊恼。」这和一般人的观念:「若爱生时,生喜心乐」,是
53 1 何等的不同啊!
53 2 经中说:「厌(五盛阴)已,便无欲;无欲已,便解脱。」《杂·一
53 3 》说:「正见者则生厌离,厌离者喜贪尽,喜贪尽者说心解脱。」《度经
53 4 》(一三)说:「云何知苦灭如真?谓此爱受当来有乐欲,共俱求彼彼有
53 5 断无余;舍;吐尽;无欲;灭;止;没,是谓知苦灭如真。」《分别圣谛
53 6 经》(三一)也说:「彼若解脱,不染不著;断;舍;吐尽;无欲;灭;
53 7 止;没者,是名苦灭。」《增·二十四·五》(二O九)中说:「云何苦
53 8 尽(灭)谛?能使彼爱灭尽无余,亦不更生,是谓苦尽谛。」可以说:一
53 9 旦舍离了欲爱,就舍离了忧悲恼苦了。所以,经中会赞叹「舍一切有;离
53 10 爱;无欲;灭尽无余」为「善相应舍」(与善──解脱相呼应的舍离);
53 11 为「妙息寂」(奥妙的止息与寂静),是「比丘一切大学」(修行者修学
53 12 的根本重大项目)。欲爱,是人生苦的根源,这是个很值得探究的主题,
53 13 我们将在∧第六选∨中,再作讨论。
53 14 「苦灭道圣谛」,就是涵盖了「戒」、「定」、「慧」的「八正道」
54 1 了,可以参考∧第二选∨中,论述的部份。
54 2 经末又说:「若见缘起,便见法;若见法,便见缘起。」说明了「缘
54 3 起」(因缘)理则统摄著「法」(包括四圣谛)的根本地位,将在∧第四
54 4 选∨中讨论。

 

55 1 第 四选
55 2 佛法的不共理则──因缘:《□帝经》(二O一)
55 3
55 4 (一)经文大意:
55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舍卫国,在胜林给孤独园。
55 6 当时有一位鸡和哆的儿子,名叫□帝的比丘,有了这样的错误观念(
55 7 恶见):
55 8 「我知世尊说如是法:今此识,往生不更异。」
55 9 同修的比丘们,规劝他说:
55 10 「汝莫作是说,莫诬谤世尊。」「今此识,因缘故起,世尊无量方便
55 11 说:识因缘故起,有缘而生,无缘则灭。」
55 12 然而,□帝比丘仍然再三强硬地坚持己见。比丘们无法使□帝比丘舍
55 13 此恶见,于是就去禀告佛陀。
55 14 佛陀当面确认□帝比丘是这么认为的,然后又澄清□帝比丘所说的识
56 1 ,指的是什么。□帝比丘回答说:
56 2 「谓此识说,觉,作、教作,起、等起,谓彼作善恶业而受报也。」
56 3 于是佛陀当面呵责□帝比丘,说他是愚疑人,并且赞叹比丘们说:
56 4 「善哉!善哉!诸比丘,汝等知我如是说法,所以者何?我亦如是说
56 5 :识因缘故起,我说识因缘故起。识有缘则生,无缘则灭,识随所缘生,
56 6 即彼缘,说缘眼、色生识,生识已说眼识。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法生
56 7 识,生识已说意识。犹若如火,随所缘生,即彼缘,说缘木生火,说木火
56 8 也;缘草粪聚火,说草粪聚火。如是,识随所缘生。」
56 9 「若汝等如是知、如是见,谓我此见如是清净,不著彼、不惜彼、不
56 10 守彼,欲令舍者,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,知已,所塞流开耶?」
56 11 比丘答曰:「唯然!世尊。」
56 12 佛陀接著又问,如果有异教徒(异学)来问,这样清净的见解,有什
56 13 么意义?有什么用处?有什么功德?那么,应该怎么回答呢?比丘答曰:
56 14 「我等当如是答:诸贤!为厌义,为无欲义,为见知如真义故。」
57 1 佛陀赞叹这样的回答,并且接著说:
57 2 「所以者何?此所说观:一曰抟食□细,二曰更乐(触),三曰意念
57 3 ,四曰识也。此四食何因?何习?从何而生?由何而有耶?」
57 4 「彼四食者,因爱;习爱,从爱而生;由爱而有也。」
57 5 「爱者,因觉(受);习觉,从觉而生;由觉而有也。」
57 6 「觉者,因更乐(触);习更乐,从更乐而生;由更乐而有也。」
57 7 「更乐者,因六处;习六处,从六处而生;由六处而有也。」
57 8 「六处者,因名色;习名色,从名色而生;由名色而有也。」
57 9 「名色者,因识;习识,从识而生;由识而有也。」
57 10 「识者,因行;习行,从行而生;由行而有也。」
57 11 「行者,因无明;习无明,从无明而生;由无明而有也。」
57 12 「缘『无明』有『行』,缘『行』有『识』,缘『识』有『名色』,
57 13 缘『名色』有『六处』,缘『六处』有『更乐』,缘『更乐』有『觉(受
57 14 )』,缘『觉』有『爱』,缘『爱』有『受(取)』,缘『受』有『有』
58 1 ,缘『有』有『生』,缘『生』有『老死、愁戚、啼哭、忧苦、懊恼』,
58 2 如是,此等大苦阴生。」
58 3 「无明灭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,识灭则名色灭,名色灭则六处灭,六
58 4 处灭则更乐灭,更乐灭则觉灭,觉灭则爱灭,爱灭则受灭,受灭则有灭,
58 5 有灭则生灭,生灭则老死灭;愁戚、啼哭、忧苦、懊恼可得灭,如是此淳
58 6 大苦阴灭。」
58 7 「若汝等如是知、如是见,汝等颇于过去作是念:我过去时有,我过
58 8 去时无;云何过去时有?何由过去时有耶?」
58 9 「汝等颇于未来作是念:我未来当有,我未来当无;云何未来有?何
58 10 由未来有耶?」
58 11 「汝等颇于内有疑惑:此云何?此何等?此众生从何所来?趣至何处
58 12 ?何因已有?何因当有耶?」
58 13 「汝等颇故杀父、母,害弟子阿罗诃,破坏圣众,恶意向佛,出如来
58 14 血耶?」
59 1 「汝等颇故犯戒,舍戒、罢道耶?」
59 2 「汝等颇舍此,更求外尊,求福田耶?」
59 3 「汝等颇作沙门梵志,如是说:诸尊!可知则知,可见则见耶?」
59 4 「汝等颇吉祥为清净耶?」
59 5 「汝等颇为诸沙门梵志,吉祥相应,诸见杂苦、杂之(毒)、杂烦热
59 6 、杂懊恼,彼是真实耶?」
59 7 「汝等颇身生疹患,生甚重苦,乃至命欲断,舍此更求外,颇有沙门
59 8 梵志持一句咒、二句、三句、四句、多句、百句,持此咒令脱我苦,是谓
59 9 求苦习(集),苦,得苦尽耶?」
59 10 「汝等颇受八有耶?」
59 11 「汝等颇如是说:我等恭敬沙门、敬重沙门,沙门瞿昙是我尊师耶?
59 12 」
59 13 比丘答曰:「不也!世尊。」
59 14 「复次,三事合会,入于母胎:父母聚集一处、母满精堪耐、香(生
60 1 )阴已至。三事合会,入于母胎,母胎或持九月、十月更生。」「彼于后
60 2 时,诸根转大,根转成就。」「彼眼见色,乐著好色,憎恶恶色,」「如
60 3 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知法,乐著好法,憎恶恶法,不立身念,少心,心
60 4 解脱、慧解脱不知如真,所生恶不善法不灭尽无余,不败坏无余。彼如是
60 5 随憎、不憎所受觉(受),或乐、或苦、或不苦不乐。」「彼乐彼觉,求
60 6 、著、受彼觉已,若乐觉者是为受(取),彼缘受有『有』,缘『有』有
60 7 生,缘生有老死、愁戚、啼哭、忧苦、懊恼,如是,此淳大苦阴生。比丘
60 8 !非为具足爱所系相续,如□帝比丘鸡和哆子耶?」
60 9 「若时,如来出世,无所著、等正觉、明行成为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
60 10 上士、道法御、天人师,号佛、众佑,彼眼见色,于好色而不乐著,于恶
60 11 色而不憎恶,」「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知法,不著好法,不恶恶法,
60 12 立身念,无量心,心解脱、慧解脱知如真,所生恶不善法灭尽无余,败坏
60 13 无余。彼如是减憎、不憎所受觉(受),或乐、或苦、或不苦不乐。」「
60 14 彼不乐彼觉,不求、不著、不受彼觉已,若乐觉者彼便灭,乐灭则受灭,
61 1 受灭则有灭,有灭则生灭,生灭则老死灭,愁戚、啼哭、忧苦、懊恼可得
61 2 灭,如是,此淳大苦阴灭。比丘!非为具足爱尽解脱耶?」
61 3 比丘答曰:「如是!世尊,具足爱尽解脱也。」
61 4 是故,此经称「爱尽解脱」。
61 5
61 6 (二)论述
61 7 □帝比丘所说的「识」,就是一般所说的「神识」;或者是通俗观念
61 8 中的「灵魂」,□帝比丘以「说」、「觉」、「作」、「教作」,「起」
61 9 、「等起」等来形容,这是从其功能性来说的,其实都是在指「识」。「
61 10 说」,可以理解为「意念的表达」;「觉」,可以理解为「觉知」;「作
61 11 」,可以理解为「行为」;「教作」则可以是「行为的推动意志」;「起
61 12 」,可以理解为「生起」,特别是指一个新生命的和合生起。(依《望月
61 13 》三六四八中的解说,「起」为「中有」的异名,不过「中有」的说法,
61 14 恐怕是在《中阿含经》集成以后,才出现的吧!)「等起」,《望月》三
62 1 八四八下的解说,就是指「意」,因为「意」能引发「身」、「口」二业
62 2 ,「身」、「口」二业随著「意」而几乎同时生起,故称「等起」。(印
62 3 顺法师在《辨法法性论讲记》第七二页说:「先如此,后如此,如生死不
62 4 得解脱,以后还是如此,这名为『等起』。」也可以参考。)末后,□帝
62 5 比丘总结的说,他所说的「识」,就是那个能为善造恶,并且接受业报的
62 6 主体,并且认为这个「识」,是在轮回生死(往生)的变化中,可以一直
62 7 保持著不变(不更异)的真实部份。这样的观点,就是所谓的「常见」,
62 8 和《杂·一O四》中,焰摩迦比丘认为「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,更无所有
62 9 」的「断见」,正是人们所常犯两个极端错误的邪见。
62 10 在《杂·二六二》中,阿难告诉阐陀比丘说:「我亲从佛闻,教摩诃
62 11 迦旃延:『世人颠倒,依于两边:若有、若无。』」这里所说的「有」,
62 12 就是指:以为生命中存在著某种「不会改变」的部份,也就是「常见」,
62 13 正如□帝比丘的观念。所说的「无」,就是否定生命「因缘相续」现象的
62 14 「断见」,如焰摩迦比丘的观念。然而,佛陀所悟见的真理却是:「如实
63 1 正观世间(指五蕴、六处的身、心,参考《杂·二三O、二三三》)集者
63 2 ,则不生世间无见;如实正观世间灭,则不生世间有见。迦旃延!如来离
63 3 于二边(常见、断见),说中道:所谓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谓缘无
63 4 明有行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,忧、悲、恼、苦集。所谓此无故彼无,此
63 5 灭故彼灭,谓无明灭则行灭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,忧、悲、恼、苦灭。
63 6 」「集」,就是因缘的聚集。五受蕴(杂染的生命)的集,就是指生命的
63 7 「流转」(或者,也可以通俗地说是「轮回」、「往生」)。「灭」,就
63 8 是因缘的消散。五受蕴的灭,就是指生死轮回(异阴相续)的「止息」(
63 9 或者,也可以说是「解脱」、「涅盘」)。
63 10 《频□娑逻王迎佛经》(六二)中,描述佛陀为频□娑逻王说五蕴是
63 11 生灭(无常)法:「犹如大雨时,水上之泡,或生或灭。」接著又说,如
63 12 果能有这样的觉悟,就「不著、不计、不染、不住、不乐」色、受、想、
63 13 行、识是「我」,不但当下如此,未来也如此。生命中,真的是找不到一
63 14 个不变的核心「我」,在流转生、死的。这样的事实,让您感到一无所有
64 1 的害怕吗?让您困惑了吗?在佛陀说法的当时,听众中就有摩竭陀人,在
64 2 心中这么想:「若使色、觉、想、行、识无常,谁活?谁受苦乐?」或许
64 3 我们还要问:是谁在修行?修行还有意义吗?然而,佛陀的回应却是:「
64 4 愚疑凡夫不有所闻,见我是我而著于我,但无我、无我所,空我、空我所
64 5 。法生则生,法灭则灭,皆由因缘合会生苦,若无因缘,诸苦便灭。众生
64 6 因缘会相连续,则生诸法。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,便作是说:有生有死
64 7 。」说众生生、死流转,为恶受恶报,生恶处、地狱;为善受善报,生善
64 8 处、天上,都是依据「因缘相续」的规律脉络来说的,而并不表示其中有
64 9 一个不变的「我」。所以佛陀接著说:「我知彼(生死流转;善恶业报)
64 10 如是,然不语彼:此是我,为能觉、能语,作、教作,起、教起,谓彼彼
64 11 处受善恶业报。」很明显地,佛陀不说生命中有一个「我」,主导著意见
64 12 的表达;觉知;行为以及行为的推动意志;或是一个能入母胎的「香阴」
64 13 、意念,在承受著善恶业报的,正好否定了□帝比丘的说法。佛陀只一贯
64 14 地说:「因此生彼,若无此因,便不生彼;因此有彼,若此灭者,彼便灭
65 1 也。所谓缘无明行,乃至缘生有老死;若无明灭,则行便灭,乃至生灭则
65 2 老死灭。」
65 3 彻底地破除「我」的执著,佛陀形容这样的人说是:「无量、不可计
65 4 、无限得息寂。若舍此五阴已,则不更受阴也。」──《频□娑逻王迎佛
65 5 经》(六二)《杂.一O五》也说:「诸慢(我慢)断故,身坏命终,更
65 6 不相续。如是弟子,我不说彼舍此阴已,生彼彼处。所以者何?无因缘可
65 7 记说故。欲令我记说者,当记说:彼断诸爱欲,永离有结,正意解脱,究
65 8 竟苦边。」佛陀对这样的生命现象,举了两个譬喻,如《分别六界经》(
65 9 一六二)说:「譬如燃灯,因油因炷。彼若无人更增益油,亦不续炷,是
65 10 为前已灭讫,后不相续,无所复受,是谓第一正慧,成就第一真谛处。」
65 11 《杂.九六二》说:「于一切见,一切受,一切生,一切我、我所见,我
65 12 慢,系著,使,断灭、寂静、清凉、真实,如是等解脱,生者不然,不生
65 13 亦不然。犹如有人于汝前然火,薪草因缘故然。若不增薪,火则永灭,不
65 14 复更起,东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去者,是则不然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
66 1 已断,已知,断其根本,如截多罗树头,无复生分,于未来世永不复起。
66 2 若至东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,是则不然,甚深广大,无量无数,永灭。
66 3 」断除了对自我最细微的爱──「我慢」的生命,正如同没有人添油续炷
66 4 的油灯;没有人添增薪草的火,阴、阴相续的爱染止息了,真的是没有因
66 5 缘可以记说,要往生何处了。
66 6 那么,杂染的生命,又是怎么流转的呢?经中说,是因为「父母的聚
66 7 合」(性交)、「母满精堪耐」(精、卵健康)、「香阴已至」等三个因
66 8 缘的和合,而入于母胎的。三个因缘后面,又都各有一连串无数的因缘聚
66 9 集,才能成就的,是因缘相依的,是无常的,是没有主宰者的。其中「香
66 10 阴」,就是指对生命的执取,受「爱染力」(业力)推动的「识」,人们
66 11 最容易将之误以为就是「我」了。其实,这这一部份也还是因缘和合,一
66 12 直在改变著的,怎么可以说这才是「我的原貌」呢?即使在日常生活中,
66 13 我们的一举一动,甚至于心中抽象的一个想法、一个愿望、是非观念、喜
66 14 怒哀乐、::的形成,哪一个不是因缘和合的呢?哪里不是变化无常的呢
67 1 ?哪里分离得出一个「我」呢?
67 2 《杂.三九》中说:「彼五种子者,譬取阴俱识。地界者,譬四识住
67 3 。水界者,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。何等为四?于色中识住,攀缘色,贪喜
67 4 润泽,生长增广;于受、想、行中识住,攀缘受、想、行,贪喜润泽,生
67 5 长增广。」这是以「种子」比喻作「识」;以「土地」比喻「色、受、想
67 6 、行」等,「识」所攀缘依住(生存)的四个地方;以「水」比喻「贪喜
67 7 」(爱染)。我们知道,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,当种子撒入土地中,加上
67 8 水的润泽,便会发芽生长。同样的,「识」在「贪爱」的推动下,到处找
67 9 机会(攀缘)于色、受、想、行中生长。所以「十二缘起」中说,「识缘
67 10 名(受、想、行的总称)、色」。然而在《大因经》(九七)中,除了说
67 11 :「缘识故,则有名、色。」外,接著又说:「当知所谓缘名、色有识。
67 12 」也就是说,在生命的现象中,「识」与「名」、「色」都不可能单独存
67 13 在,是必须相互依存的,想要将「识」(或者「名」、「色」)单独切割
67 14 出来,是事实上的不存在。正如《杂.二八八》中,「三芦鼎立」的譬喻
68 1 :「譬如三芦,立于空地,展转相依,而得竖立。若去其一,二亦不立。
68 2 若去其二,一亦不立。识缘名色,亦复如是,展转相依,而得生长。」所
68 3 以,经中说:「识有缘则生,无缘则灭,识随所缘生,即彼缘,说缘眼、
68 4 色生识,生识已说眼识。」识,必须在六根中生长。在六根中生长的识,
68 5 因为具有不同的功能,而被赋予不同的名称。
68 6 因为是缘起的,所以因缘条件都具足了,才能存在。因为是缘起的,
68 7 一切决定于因缘,连因缘都决定于因缘,因而一切都随著因缘而变化,表
68 8 现著「无常」的现象,不会有能够单独存在、永恒存在的生命,一切都在
68 9 变迁中(诸行无常),都是相互依存,而没有所谓的主宰与支配的。同样
68 10 的道理,在我们五蕴和合的身、心中,也找不到有个不变的主体在运作。
68 11 即使在从此世到彼世的流转中,也没有一个不变的真我,在生死轮回,一
68 12 切都在随因缘条件变化的无常中,是「无我」的(诸法无我)。《度经》
68 13 (一三)中,佛陀反对:人所为一切皆因「宿命造」、「尊佑造」、「无
68 14 因无缘」等三种主张。这三种主张,是不符合缘起法「此有故彼有,此无
69 1 故彼无」的理则的。「宿命造」,就是「宿命论」,认为一切都已经在一
69 2 定的命运安排中了。这是只有约略地看到「此有故彼有」──流转(果报
69 3 )的可能性,而没有能透彻地观察到流转的「集」,因此也就看不到「此
69 4 无故彼无」──还灭的可能变化。「尊佑造」,就是认为存在一个宇宙初
69 5 始的创造神,他创造了这个世界,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,一切的作为,都
69 6 在他的控制下。「无因无缘」,这是说,一切都是偶然生成的,没有规则
69 7 脉络可循。如果这三种主张的任何一种,是事实的话,那么经中说:「作
69 8 (造作;作为)以不作,都无欲(意欲)、无方便(精进)。」也就是说
69 9 ,不会有应、不应该做的事;善、恶没有差别,修行也没有用了。
69 10 彻底的主张缘起法,是佛教与其它宗教,在教义上最大的差异。缘起
69 11 法的理则,就是「此有故彼有,此无故彼无」。也就是说,任何一件事、
69 12 物的存在(当然,依佛法关切的重心,还是指五蕴、六处这个「世间」)
69 13 ,都依赖著它存在的因缘条件,只要因缘条件有变化,或者消失了,那么
69 14 ,事、物就会跟著变化或消失。这个道理很像很简单,人们也或多或少能
70 1 有这样的体会与经验,感觉上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艰深难懂的大道理。然
70 2 而,要能在自己的身、心活动中;待人处事上彻底地实践、体证,实际上
70 3 却又是那么地遥不可及。如《大因经》(九七)中,阿难说:「此缘起甚
70 4 奇、极甚深,明亦甚深,然我观见:至浅至浅。」然而佛陀却立刻纠正说
70 5 :「阿难!汝莫作是念:此缘起至浅至浅。所以者何?此缘起极甚深!明
70 6 亦甚深!阿难,于此缘起不知如真,不见如实,不觉不达故,令彼众生如
70 7 织机相锁,如蕴蔓草,多有稠乱,忽忽喧闹,从此世至彼世,往来不能出
70 8 过生死。阿难,是故知此缘起极甚深!明亦甚深!」对缘起法在观念上不
70 9 清楚(不觉),行为上不能随顺(不达)的结果,就只能在生死中打滚,
70 10 这就是为什么要说:「此缘起极甚深」了。事实上,世事的因缘错综复杂
70 11 ,要能放得下自己的主观成见,作如实的观察明白,就已经很难了,更何
70 12 况是要能亲身体证随顺因缘,远离一切取著、爱染,而趣入涅盘呢!《杂
70 13 ·二九三》中也说:「此甚深处:所谓缘起。倍复甚深难见:所谓一切取
70 14 离、爱尽、无欲、寂灭、涅盘。」因为,在我们凡夫内心的深处,是多么
71 1 根深蒂固地抗拒著缘起法啊!
71 2 从∧第三选∨中,我们知道「爱」,是苦迫(五盛阴苦)的原因,「
71 3 爱」的熄灭,就是苦迫的熄灭。也可以说:因为有爱染(此有),所以有
71 4 苦迫的生命流转(彼有);因为爱染的灭除(此灭),所以止息了苦迫的
71 5 生命流转(彼灭)。而本经更从长养生命的「四食」(四种食物,可以参
71 6 考印顺法师著《佛法概论》∧第五章第一节∨)谈起,由四食的「集」─
71 7 ─「爱」切入,进一步从「爱」溯源上推,细分出「受」↑「触」↑「六
71 8 处」↑「名色」↑「识」↑「行」↑「无明」;往下推,分析出「取」↓
71 9 「有」↓「生」↓「苦」(老、病、死,忧、悲、恼),共十二个相互依
71 10 存的阶段,称为「缘起十二支」或「十二缘起」。《智经》(二三)中,
71 11 尊者舍梨子在佛陀检证他是否已经证入阿罗汉果的答问中,略说觉(受)
71 12 ↓爱↓受(取)↓有↓生,而佛陀赞叹他已「深达法界」。所以,如果仅
71 13 以「觉、爱、受、有、生」这五支,也还是足以分析生命苦迫流转的过程
71 14 的。而尊者舍梨子末后又说:「我自于内,背而不向,『则诸爱尽』,无
72 1 惊无怖,无疑无惑,行如是守护,如是守护已,不生不善漏。」也同样地
72 2 表达了以「爱」,为止息苦迫关键地位的意思。
72 3 经中所说缘起的十二支,是从六根对六尘的「乐著」、「憎恶」说起
72 4 的。也就是说,是以当下烦恼(苦)的流转为对象来说明的。它显然是个
72 5 完全封闭式的循环,无始无终。沉沦其中的凡夫(「具足爱所系相续」)
72 6 ,当如何突破这样的封闭式循环,而脱离苦海呢?佛陀说「具足爱尽解脱
72 7 」,显然是告诉我们,在缘起的十二支中,「爱」是这十二支相续系著的
72 8 关键,所以应当从止息爱染,来突破这十二支的封闭循环,才能脱离这个
72 9 苦海啊!
72 10 建立了缘起这样正确(清净)的观念,做什么用呢?经中说,是为了
72 11 「厌义」、「无欲义」,以及为了认清事实的真相(见、知如真义),而
72 12 不要再沾沾自喜于觉得自己观念很正确、很好,又形成另一种的「爱染」
72 13 与「执著」。也就是说:缘起观的功能与价值,还是在于帮助我们止息「
72 14 爱染」!思惟因缘法,对烦恼、欲贪、镇恨的解除,常有很好的效果。当
73 1 我们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,而处于不甘心或渴求的恼热时;当我们因得不
73 2 到合理的对待,而处于愤愤不平的镇恨时;当我们因失去所爱,而悲伤不
73 3 已时;当我们对不确定的未来,感到担忧时,思惟缘起法,将增强我们「
73 4 承担」的能力,而且,更进一步地,能使我们逐渐获得苦迫的止息与清凉
73 5 。思惟得愈深刻,将可以获得愈彻底的清凉。想一想,让人们悲欢离合、
73 6 忧苦愁戚的事,哪一项不是因缘具足了,才产生的呢?哪里是人们情绪可
73 7 以改变的呢?这些情绪,只是徒增自己和别人的困扰而已。配合著四谛(
73 8 苦、集、灭、道)的思惟次第,会发现产生这些情绪的推动力量,常常是
73 9 因为不能随顺因缘,充份地尊重因缘的执著。平时,对周遭逆境的多作比
73 10 拟观察,多思惟缘起法,多作心理准备,将有助于减轻这样的执著。
73 11 能对缘起有「如实知见」的人,经中说,就不会对「有」、「无」、
73 12 「生命流转」等有疑惑(破「疑」),不会破戒、退失修道心,不会到处
73 13 求神问卜、改运求福,不会浑浑沌沌、人云亦云,不会以吉祥为清净、不
73 14 会以号称是吉祥,而却会引起苦迫的见解为真实,不会用持咒来解除自己
74 1 的病痛(破除「戒禁取」结),不会有第八次的流转生死(即间接地指入
74 2 初果的圣者),不会因尊师而轻法(依法不依人)。
74 3 经文中,在佛陀呵责□帝比丘之后,与诸比丘间有一段问答:「真说
74 4 ,见耶?」「如来真说,见耶?」「如来灭已,所有真(说),彼亦灭法
74 5 ,见耶?」::语意不甚明确,无法清楚地解读。不过,略过此段,应该
74 6 是不至于影响对整个经法味的把握的。
74 7 在《阿含经》中,提到「十二缘起」的经,大约《杂阿含》中有四十
74 8 一经,《中阿含》中有七经,《长阿含》中有二经,《增一阿含》中有六
74 9 经。其中,《中阿含》《大因经》(九七)说:「当知所谓缘生有老死:
74 10 阿难!若无生,鱼、鱼种,鸟、鸟种,蚊、蚊种,龙、龙种,神、神种,
74 11 鬼、鬼种,天、天种,人、人种,阿难!彼彼众生随彼彼处,若无生,各
74 12 各无生者,设使离生,当以老死耶?」很明显地,这里是以一期生命的出
74 13 生,来解说「十二缘起」中的「生」的。又《杂·二九八》中说:「缘有
74 14 生者,云何为生?若彼彼众生,彼彼身种类,一生超越和合出生,得阴、
75 1 得界、得入处、得命根,是名为生。」《增·四九·五》(四三八)中也
75 2 说:「彼云何名为因缘之法?所谓无明缘行,::有缘生,生缘死,死缘
75 3 忧悲苦恼,不可称计。如是,成此五阴之身。::彼云何为生?等具出家
75 4 (处)受诸有,得五阴,受诸入,是谓为生。」都表示了相同立场的解释
75 5 。此外,「十二缘起」可以是涵盖了一期、一期生命流转现象的阐释,也
75 6 可以从经中对「识缘名色」的解释看出来:如《大因经》(九七)中说:
75 7 「当知所谓缘识有名、色。阿难!若识不入母胎者,有名、色成此身耶?
75 8 」《长·一三》(《大缘方便经》)与《大因经》(九七)有相似的内容
75 9 :「阿难!缘识有名、色,此为何意?若识不入母胎者,有名、色不?」
75 10 经中另一类的解释,如《杂·二九八》中说:「云何为行?行有三种
75 11 :身行、口行、意行。缘行识者,云何为识?谓六识身:眼识身、耳识身
75 12 、鼻识身、舌识身、身识身、意识身。」《增·四九·五》(四三八)中
75 13 说:「彼云何名为行?所谓行者有三种:云何为三?所谓身行、口行、意
75 14 行,是谓为行。彼云何名为识?所谓六识身是也。云何为六?所谓眼、耳
76 1 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识。」这类的解释,有可能是比较倾向于就当下的身、
76 2 心状况来说的。又,从「六入」↓「触」↓「受」↓「爱」↓「取」↓「
76 3 有」的这一部份,经中也大多倾向于以当下身、心的反应来作解释的。
76 4 从生命流转的大环境来说,尚未解脱的凡夫,现在的染著,既受到过
76 5 去染著的影响,也必然会影响著将来(薰习↓成性↓薰习)。所以,可以
76 6 说,「十二缘起」所照顾的层面,不适合认为只是在说明当下烦恼、苦迫
76 7 的流转而已。况且,从「此有故彼有」的缘起理则来看,也不适合忽略生
76 8 命的三世流转,而排斥一期期生命三世流转的「十二缘起」说。当然,对
76 9 于能够完全做到「不追悔过去,不欣乐将来,不染著现在」(请参考∧第
76 10 五选∨)的解脱圣者来说,它们已经成功地突破了「十二缘起」无明、爱
76 11 染的连环钩锁,自然也不必再用「十二缘起」来解释他们的身、心活动,
76 12 更不必论「十二缘起」是适用于「三世」或「当下」了。

 

77 1 第 五选
77 2 佛法的价值观(一)──活在当下:《阿难说经》(一六七)
77 3
77 4 (一)经文大意:
77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舍卫国,住在胜林给孤独园。
77 6 有一晚,尊者阿难为聚集在讲堂的比丘,说跋地罗帝偈,及其含义。
77 7 佛陀听说了这件事,就当面询问尊者阿难,是如何为诸比丘说跋地罗帝偈
77 8 ,及其含义的。尊者阿难说:
77 9 「慎莫念过去,亦勿愿将来;过去事已灭,未来复未至。
77 10 现在所有法,彼亦当为思:念无有坚强,慧者觉如是。
77 11 若作圣人行,孰知愁于死?我要不会彼,大苦灾难终。
77 12 如是行精勤,昼夜无懈怠;是故常当说,跋地罗帝偈。」
77 13 世尊问:「阿难!云何比丘念过去耶?」
77 14 尊者阿难答:「世尊!若有比丘乐过去色,欲、著、住;乐过去觉(
78 1 受)、想、行、识,欲、著、住,如是比丘念过去也。」
78 2 世尊再问:「阿难!云何比丘不念过去?」
78 3 尊者阿难答:「世尊!若比丘不乐过去色,不欲、不著,不住;不乐
78 4 过去觉、想、行、识,不欲、不著、不住,如是比丘不念过去。」
78 5 世尊再问:「阿难!云何比丘愿未来耶?」
78 6 尊者阿难答:「世尊!若比丘乐未来色,欲、著、住;乐未来觉、想
78 7 、行、识,欲、著、住,如是比丘愿未来也。」
78 8 世尊再问:「阿难!云何比丘不愿未来?」
78 9 尊者阿难答:「世尊!若比丘不乐未来色,不欲、不著、不住;不乐
78 10 未来觉、想、行、识,不欲、不著、不住,如是比丘不愿未来。」
78 11 世尊再问:「阿难!云何比丘受现在法?」
78 12 尊者阿难答:「世尊!若比丘乐现在色,欲、著、住;乐现在觉、想
78 13 、行识,欲、著、住,如是比丘受现在法。」
78 14 世尊再问:「阿难!云何比丘不受现在法?」
79 1 尊者阿难答:「世尊!若比丘不乐现在色,不欲、不著、不住;不乐
79 2 现在觉、想、行、识,不欲、不著、不住,如是比丘不受现在法。世尊!
79 3 我以如是为诸比丘夜集讲堂,说跋地跋罗帝偈及其义也。」
79 4 于是,世尊赞叹尊者阿难「有眼、有智、有义、有法」,对跋地罗帝
79 5 偈「观义应如是」。
79 6
79 7 (一)论述:
79 8 「跋地罗帝」,依杨郁文先生直译为:「『贤善一夜』,意谓夜夜(
79 9 日日)全然如是贤善生活之人。」(《佛光大藏经·阿含藏·中阿含经》
79 10 第一四八三页)
79 11 在《中阿含经》中,以「跋地罗帝偈」为主题的经,共有三部:《温
79 12 泉林天经》(一六五),《释中禅室尊经》(一六六)与《阿难说经》(
79 13 一六七)。《阿难说经》(一六七)中所记录的解释经文,与《释中禅室
79 14 尊经》(一六六)中佛陀的解释经文完全相同。而《温泉林天经》(一六
80 1 五)中,尊者大迦旃延的解释为:
80 2 「云何比丘不念过去?诸贤!比丘实有眼知色可喜,意所念,爱色,
80 3 欲相应,心乐,扪摸本,本即过去也。彼为过去识不欲染著,因识不欲染
80 4 著已,则便不乐彼;因不乐彼已,便不念过去。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,实
80 5 有意知法可喜,意所念,爱法,欲相应,心乐,扪摸本,本即过去也。彼
80 6 为过去识不欲染著已,则便不乐彼;因不乐彼,便不念过去。诸贤!如是
80 7 比丘不念过去也。」
80 8 「云何比丘不愿未来?诸贤!比丘若眼、色、眼识未来者,未得不欲
80 9 得,已得心不愿,因心不愿已,则便不乐彼;因不乐彼已,便不愿未来。
80 10 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,若有意、法、意识未来者,未来不欲得,已得心不
80 11 愿,因心不愿已,则便不乐彼,因不乐彼已,便不愿未来。诸贤!如是比
80 12 丘不愿未来也。」
80 13 「诸贤!云何比丘不受现在法?诸贤!比丘若眼、色、眼识现在者,
80 14 彼于现在识不欲染著,因识不欲染著已,则便不乐彼,因不乐彼已,便不
81 1 受现在法。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,若有意、法、意识现在者,彼于现在识
81 2 不欲染著,因识不欲染者已,则便不乐彼;因不乐彼已,便不受现在法。
81 3 诸贤!如是比丘不受现在法。」
81 4 尊者阿难,是从五蕴的「不乐、不欲、不著、不住」,来说明「跋地
81 5 罗帝偈」的。而尊者大迦旃延,则从六根对六尘中,识(触;认知了别)
81 6 的「不欲染著、不愿↓不乐」来说明。不论是从「五蕴」,或是从「六处
81 7 」来说明,主要的重点,都是在「不爱染、不执著」。所谓「不追悔过去
81 8 ,不欣乐将来,不染著现在」就是「跋地罗帝偈」中,所表达的主要精神
81 9 。
81 10 《杂·二二一》中,世尊说:「我昔未成正觉时,独一静处,禅思思
81 11 惟,自心多向何处?观察自心,多逐过去五欲功德,少逐现在五欲功德,
81 12 逐未来世转复为少。」杂染的五欲,之所以也称为功德,是偏重于其令人
81 13 愉悦,并且能起世间名闻利养来说的。人们总是比较缅怀过去的美好感觉
81 14 ,让过去的经验,深深地印在心灵之中,难以忘怀。其实,过去的事,因
82 1 缘已不存在,不论是多么美好,或是多么地令人扼腕,都没有必要沉沦于
82 2 顾念过去的情绪中。对过去的怀念或追悔,只是徒增自己的忧伤与沮丧,
82 3 进而干扰对当下因缘的正确处理而已。思考过去的因缘,而作检讨反省是
82 4 可以的,但却没有必要让过去的因缘,造成当下情绪的起伏。这与一般对
82 5 缅怀(眷恋)过去带有同情,甚至有所赞许的世俗价值观,是不同的。
82 6 将来的事,因缘还未成熟,也是处于不存在的状况,也没有必要让它
82 7 造成当下情绪的起伏。期待的情绪,常常夹带著主宰因缘的主观意图,也
82 8 常常会因此而引起烦恼。人们总是对自己所喜欢的,有所期待,所以说「
82 9 欣乐未来」。期待的心情,常是七上八下的,或许能带著些愉悦,但却不
82 10 难发现,也常跟随著渴求的煎熬。姑不论未来是否能如预期,现在就已经
82 11 在烦恼(渴求的煎熬)之中了。即使未来果真能如其所愿,然而,满足的
82 12 愉悦,又不免成了长养欲贪的养料。如果不如预期,又难免失望而情绪低
82 13 落,或者愤愤难平。这与赞美常活在希望中的世俗价值观,是多么的不同
82 14 啊!
83 1 排除了活在执著过去、未来的世界里,所剩下来的,就是「活在当下
83 2 」了。即使是「活在当下」,对当下的起心动念,还是要清清楚楚,注意
83 3 著不可染著。当下的每一个念头,都还是缘生、缘灭的,所以偈诵说「念
83 4 无有坚强」,这是贤者的智慧与生活态度。如果能够像这样的生活,所有
83 5 的苦难,自然就会终止了,还有谁会忧愁死亡呢?
83 6 就修学者来说,要怎样注意染著的排除呢?个人以为可以依著「苦」
83 7 、「集」、「灭」、「道」四圣谛的修行方法:首先,当要能自我训练,
83 8 觉察自己的爱染(苦)。其次,思维观察自己爱染的原因,选择确当的方
83 9 法,来解除这些原因,才能排除爱染。要能尽早发现自己的染著,这需要
83 10 靠时时保持正念的清明。尤其是对「六根」、「六尘」、「六识」和合所
83 11 产生的「触」(了别),以及由「触」而生的「受」(情绪),更应当时
83 12 时观照,保持警觉,因为烦恼与染著,常悄悄地从这两处进来。如《杂·
83 13 二O九》中,佛陀说:「有六触入处:眼触入处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触
83 14 入处。于此六触入处集、灭、味、患、离不如实知,当知去我法、律远,
84 1 如虚空与地。于此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触入处,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
84 2 在,作如是如实知见者,不起诸漏,心不染著,心得解脱。是名六触入处
84 3 ,已断已知,断其根本,如截多罗树头,于未来世,欲不复生。」又如《
84 4 杂·二一三》中说:「缘眼、色,眼识生,三事和合触,缘触生受──若
84 5 苦、若乐、不苦不乐。若于此受集、受灭、受味、受患、受离不如实知者
84 6 ,种贪欲身触、种镇恚身触、种戒取身触、种我见身触,亦种殖增长诸恶
84 7 不善法。如是,纯大苦聚,皆从集生。如是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法,
84 8 缘生意识,三事和合触,广如上说。」所以,如果能够让「触」就只停留
84 9 在「触」;例如:看到前面路上车阵大排长龙,知道遇上大塞车了。在塞
84 10 车的因缘仍然存在时,随顺之,让「明白」就只是「明白」,不要让主宰
84 11 的意念任意发展。然而,如果再不够警觉,做不到这样,就可能会因为失
84 12 于正念而急躁不安,于是苦的情绪感受就产生了。假如对这苦的情绪(受
84 13 )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并且就在这里打住,让情绪就只是情绪,不要让
84 14 「不喜欢」塞车,「希望」别人多让我的「爱染」发展出来,那么「十二
85 1 缘起」的钩链,便能在此打断,往下的「取」、「有」、「生」(烦恼、
85 2 造业的「生」)也就不会再生起了。假如正念不足,「十二缘起」的钩链
85 3 ,一但闯过了「受」的阶段,往后的发展,恐怕就要如山洪爆发一般,一
85 4 发就难以止息了(参考《菩提树的心木》第二三页,佛使比丘演讲·郑振
85 5 煌译·慧炬出版社)。正念的内容,就是四念处。四念处的修行方法,我
85 6 们将在∧第九选∨中,再作讨论。
85 7 使自己染著的原因,常是欲贪,是爱染。推动欲贪与爱染的力量,是
85 8 来自于理智上不能随顺因缘的执取(以自我为中心的「我见」)。那么就
85 9 只有常常从深入地观察「无常」,多思惟、多体会缘起法,逐渐地建立顺
85 10 乎缘起法的观念(正见),让深刻的观念形成个性,才能有所改善。而对
85 11 早已习惯执取的一般人来说,要建立这样的个性,却也不是一、二天的事
85 12 ,所谓「先以习成性,次以性养习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这是扎实的功夫,
85 13 需要「行精勤,昼夜无懈怠」,从多思维缘起法做起,点点滴滴的累积的
85 14 呢!
86 1 表现于情感上的爱染,其灭离的过程,可以说是随顺于「味」、「患
86 2 」、「离」的修行次第的,我们将在∧第六选∨中,再作讨论。

 

87 1 第 六选
87 2 佛陀的价值观(二)──离欲:《苦阴经》(九九)
87 3
87 4 (一)经文大意:
87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舍卫国,住在胜林给独园。
87 6 有一天,讲堂里,来了许多外教异学,告诉诸比丘说:
87 7 「诸贤!沙门瞿昙施设知、断欲,施设知、断色,施设知、断觉(受
87 8 )。诸贤!我等亦施设知、断欲,施设知、断色,施设知、断觉。沙门瞿
87 9 昙及我等此三知、三断,为有何胜、有何差别?」
87 10 讲堂里的诸比丘,无法回答这个问题,就去问佛陀。世尊告诉诸比丘
87 11 说,你们当时应该问那些教外异学:
87 12 「云何欲味?云何欲患?云何欲出要?云何色味?云何色患?云何色
87 13 出要?云何觉(受)味?云何觉患?云何觉出要?」
87 14 大家如果能这样问,他们必然会没有一致的答案,相互争吵而离去。
88 1 因为在这个世间,只有如来以及如来的弟子,知道这些意义。
88 2 什么是「欲味」呢?
88 3 「谓因五欲功德,生乐生喜,极是欲味,无复过是,所患甚多。」
88 4 什么是「欲患」呢?
88 5 人们依著自己的技能,辛勤的工作,求图钱财,以维持生活。如果辛
88 6 勤地工作,而仍然得不到钱财,那么「便生忧苦、愁戚、懊恼,心则生疑
88 7 」,而认为白忙一场,所求无果。能够获得钱财的人,「彼便爱惜,守护
88 8 密藏」。但如果为「王夺、贼劫、火烧、腐坏、亡失,便生忧苦、愁戚懊
88 9 恼,心则生疑」,自认「若有其长夜所可爱念者,彼则亡失」。这就是「
88 10 现法苦阴,因欲缘欲,以欲为本」。
88 11 其次,「众生因欲缘欲、以欲为本故,母共子诤、子共母诤,父子、
88 12 兄弟、姊妹、亲族辗转共诤。彼既如是共斗诤已,母说子恶,子说母恶,
88 13 父子、兄弟、姊妹、亲族更相说恶,况复他人,是谓现法苦阴,因欲缘欲
88 14 ,以欲为本」。
89 1 其次,「众生因欲缘欲、以欲为本故,王王共诤,梵志梵志共诤,居
89 2 士居士共诤,民民共诤,国国共诤,彼因斗诤,共相憎故,以种种器仗,
89 3 转加相害,或以拳□石掷,或以杖打刀斫。彼当斗时,或死或怖,受极重
89 4 苦,是谓现法苦阴,因欲缘欲,以欲为本」。
89 5 其次,「众生因欲缘欲,以欲为本故,行身恶行,行口、意恶行。彼
89 6 于后时,疾病著床,或坐、卧地,以苦逼身,身受极重,苦不可爱乐。彼
89 7 若有身恶行,口、意恶行,彼临终时,在前覆障,犹日将没大山岗侧,影
89 8 障覆地。如是,彼若有身恶行,口、意恶行,在前覆障,彼作是念:我本
89 9 恶行,在前覆我;我本不作福业,多作恶业。若使有人作恶、凶暴,唯为
89 10 罪,不作福、不行善;无所畏、无所依、无所归,随生处者,我必生彼。
89 11 从是有悔,悔者不善死,无福命终,是谓现法苦阴,因欲缘欲,以欲为本
89 12 。」
89 13 其次,「众生因欲缘欲,以欲为本故,行身恶行,行口、意恶行。彼
89 14 因身、口、意恶行故,因此缘此,身坏命终,必至恶处,生地狱中,是谓
90 1 后世苦阴,因欲缘欲,以欲为本,是谓欲患。」
90 2 什么是「欲出要」呢?
90 3 「若断除欲,舍离于欲,灭欲欲尽,度欲出要,是谓欲出要。若有沙
90 4 门、梵志,欲味、欲患、欲出要不知如真者,彼终不能自断其欲,况复能
90 5 断于他欲耶?若有沙门、梵志,欲味、欲患、欲出要知如真者,彼既自能
90 6 除,亦能断他欲」。
90 7 什么是「色味」?
90 8 「若刹利女、梵志、居士、工师女,年十四、五,彼于尔时,美色最
90 9 妙。若因彼美色、缘彼美色故,生乐生喜,极是色味无复过是,所患甚多
90 10 。」
90 11 什么是「色患」?
90 12 「若见彼姝而于后时,极大衰老,头白齿落,背偻脚戾,拄杖而行,
90 13 盛壮日衰,寿命垂尽,身体震动,诸根毁熟」;「若见彼姝疾病著床,或
90 14 坐、卧地,以苦逼身,受极重苦」;「若见彼姝死,或一、二日,至六、
91 1 七日,鸟蘖所啄,豺狼所食,火烧埋地,悉烂腐坏」;「若见彼姝息道,
91 2 骸骨青色烂腐,余半骨唼在地」,本来具有美色,如今美色消失了,不是
91 3 会因此而产生痛苦吗?这就是「色患」。
91 4 什么是「色出要」?
91 5 「若断除色,舍离于色,灭色色尽,度色出要,是谓色出要。若有沙
91 6 门、梵志,色味、色患、色出要不知如真者,彼终不能自断其色,况复能
91 7 断于他色耶?若有沙门、梵志,色味、色患、色出要如知如真者,彼既自
91 8 能除,亦能断他色。」
91 9 什么是「觉味」?
91 10 「比丘者,离欲、离恶不善之法,至得第四禅成就游。彼于尔时,不
91 11 念自害,亦不念害他。若不念害者,是谓觉乐味。所以者何?不念害者,
91 12 成就是乐,是谓觉味。」
91 13 什么是「觉患」?
91 14 「觉者,是无常法、苦法、灭法,是谓觉患」。
92 1 什么是「觉出要」?
92 2 「若断除觉,舍离于觉,灭觉觉尽,度觉出要,是谓觉出要。若有沙
92 3 门、梵志,觉味、觉患、觉出要不知如真者,彼终不能自断其觉,况复能
92 4 断于他觉耶?若有沙门、梵志,觉味、觉患、觉出要知如真者,彼既能自
92 5 除,亦能断他觉。」
92 6
92 7 (二)论述:
92 8 「阴」,指的就是「五阴」,「苦阴」,就是指苦迫的生命。生命的
92 9 苦迫,其主要的原因,是爱染。止息苦迫流转的「缘起十二支」,也要从
92 10 止息「爱染」著手(请参考∧第三选∨与∧第四选∨)。「欲」,我们常
92 11 与「贪」连用,而说「欲贪」,也常与「爱」连用,而说「欲爱」。这是
92 12 因为「欲」,常是人们「贪」与「爱」的动力。「欲」、「爱」、「贪」
92 13 ,其实是一样性质的东西。所以也可以说,解除生命的苦迫,要从止息「
92 14 欲」、「贪」著手。
93 1 依世俗的价值观,对欲与贪,多少还有些贬斥,但对于爱,却是多所
93 2 赞美。其实,平静的想一想,我们凡夫的爱,离开欲了吗?离开了执取的
93 3 染著了吗?或许,人们认为:「爱」,能带来愉悦与温馨,勇气与力量,
93 4 所以多所赞美。然而,依佛法的价值观,却不是这样认为的。在《爱生经
93 5 》(二一六)中,描述一位梵志,因爱子的卒逝,伤心愁忧得无法过正常
93 6 的生活。佛陀告诉这位梵志说:「若爱生时,便生愁戚、啼哭、忧苦、烦
93 7 惋、懊恼。」但是,这位梵志无法接受佛法的价值观,对佛陀说:「瞿昙
93 8 !何言若爱生时,便生愁戚、啼哭、忧苦、烦惋、懊恼耶?瞿昙!当知若
93 9 爱生时,生喜乐心。」然后掉头而走。这位梵志的观点,代表者典型的世
93 10 俗价值观:只要心中有爱,就会有欢乐。却不知道,眼前的痛苦,是根源
93 11 于爱染。所以,即使是已经处于因爱带来的忧苦(爱患)中了,仍然无法
93 12 认清事实的真相。可以想见的,这位梵志,是还要继续沉沦于因为爱染而
93 13 带来的忧苦之中,不得平息的。
93 14 佛陀主张断欲、断色、断受,外道也主张断欲、断色、断受,这中间
94 1 有什么差别呢?差别就在于只有佛陀,以及跟随佛陀修学的弟子,能指出
94 2 断欲、断色、断受的关键过程,是味、患、离(出要)。因为「欲」能令
94 3 人「味著」,「味著」会而带来「过患」,因为觉醒到会带来「过患」,
94 4 才能决心「远离」,这是环环相扣的修行解脱次第。
94 5 习惯于爱染的人们,从五官的感官觉受中,而有五欲。五欲,确实是
94 6 可以带来暂时性喜乐与甜蜜的。喜乐与甜蜜,是那么地美好,常使人无穷
94 7 回味,这就是「欲味」了。然而在这个不圆满的缘起世间,是变化而无常
94 8 的。因五欲功德所生的喜乐,也必然是在变化的无常中,生生灭灭。人们
94 9 如果不愿意接受无常的事实,其结果必然是,当喜乐的因缘消失时,心境
94 10 上还在这个喜乐的回味中。愉悦的经验与回味,常是更多愉悦需求(欲)
94 11 的动力,所以就会有更多欲望的需求了。《增.一七.七》(一三六)中
94 12 说:「诸有众生,兴欲爱想,便生欲爱,长夜习之,无有厌足。」就是这
94 13 个意思。又如《增·二一·九》(一八三)中,更广泛地说:「于此五欲
94 14 之中,起苦、乐心,是谓欲味。」则不但包括了过去愉快(乐)的回味,
95 1 也涵盖了过去不愉快(苦)经验的影响。所以,严格来说,活在过去五欲
95 2 经验的影响里,不论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,其实都算的上是在「欲味」之
95 3 中了。
95 4 由「欲味」演变到「欲患」,是因为人们无法接受世间一切都是「无
95 5 常」、「无我」的事实。《说无常经》(一二O)中说:「色无常,觉、
95 6 想、行、识无常,无常则苦,苦则非神(我;执著。可以参考∧第四选∨
95 7 )」「无著第一乐,断欲无有爱;永舍离我慢,裂坏无明网(无明↓行↓
95 8 ::↓受↓爱↓取↓::↓忧悲恼苦↓无明↓::等十二缘起的封闭型钩
95 9 锁,就像网子一样)。」人们总希望能够拥有什么的(爱↓有↓取),譬
95 10 如财富、美色、名望、地位等等,所以会因为要争夺、保卫这些东西,小
95 11 而从人与人,大至国与国间,便相互争斗、残害,因而造成自己和别人的
95 12 痛苦。可以说,所有的身、口、意的恶行,都是从欲望发展、演变出来的
95 13 。因此,《阿梨吒经》(二OO)与《晡利多经》(二O三)中都说:「
95 14 欲有障碍」,「欲如骨锁」(如狗啃骨头,味淡而不饱),「欲如肉脔」
96 1 (诸多竞逐),「欲如把炬」(终要烧向持火炬的手),「欲如火坑」,
96 2 「欲如毒蛇」,「欲如梦」(不真实),「欲如假借」(就像借来的东西
96 3 ,终究是要还回去的),「欲如树果」(多所争夺,终致伤树)。用了这
96 4 么多的比喻,就是要说明一个事实:欲是「乐少苦多」,多所灾难的。
96 5 认清了欲的本质,是欲味、欲患,经中说只有「断除欲,舍离于欲,
96 6 灭欲欲尽」,才能从欲所带来的忧苦中,解脱出来,这就是「欲出要」,
96 7 也称为「欲离」。《杂.五八》说:「调伏欲贪、断欲贪、越欲贪,是名
96 8 色(受、想、行、识)离。」则更进一步清楚地指出,「离」的修学过程
96 9 (次第),先是「调伏」,其次是「断除」,最后是「超越」。「调伏」
96 10 ,也可以说是「调御」,是「放纵」的相反。就是说,先要朝著自己欲望
96 11 的反向行动,克制欲望的冲动。这就像开车,当车子往左偏时,需要向右
96 12 调整,当向右调得太多时,则又要向左回调,总是得时时注意用心调整,
96 13 才能控制得宜。像这样,时时注意对自己的欲求踩刹车,渐渐地,就能一
96 14 点一滴地脱离欲求的威势控制,而能够在行为上断除欲求、占有(取)了
97 1 。断除了行为上欲求、占有的习惯,「以习成性」的养分枯竭了,内心上
97 2 欲求的最后根据地,也一天天地瓦解,直至完全消失。这时,就完全超越
97 3 了欲求,即使面对「五欲功德」,内心再也兴不起半丝的涟漪了。举个例
97 4 子来说:一个喜欢抽菸的人,因为依赖尼古丁,而上瘾;因为上瘾,而越
97 5 抽越多(欲味)。不但到处受人嫌弃,而且菸瘾上来了,想抽又不方便抽
97 6 时,又很难过。肺部的抵抗力也变差了,经常要遭受咳嗽的折磨(欲患)
97 7 。在一次重病后,终于警觉到抽菸的祸患,而下定决心戒菸(出离)。刚
97 8 开始戒菸时,从刻意地压抑抽菸的冲动,由减量抽菸开始,并且藉助于吃
97 9 口香糖来抗拒菸瘾(调伏)。渐渐地,菸瘾逐渐减少了,在抗拒菸瘾意志
97 10 力的坚持下,虽然看到别人抽菸,或者闻到菸味,心中尚有不太一样的感
97 11 觉,但是,行动上终于能够做到完全不抽菸了(断)。进一步,由于久不
97 12 抽菸,再加上之前已有深刻的体验,最后,连看到别人抽菸,或者闻到菸
97 13 味,心中能够全然不起波动,已经不必再刻意地发动抗拒菸瘾的意志力,
97 14 就能自自然然地不会想再抽菸。这时,是真正地超越了菸瘾了(越)。
98 1 离欲,是要能够发自于内心的超越欲贪,而不是外表行为上的趋乐避
98 2 苦,或趋苦避乐。如《拘楼瘦无诤经》(一六九)中,佛陀说:「莫求欲
98 3 乐、极下贱业,为凡夫行;亦莫求自身苦行,至苦非圣行,无义相应。离
98 4 此二边,则有中道,成眼成智,自在成定,趣智、趣觉、趣于涅盘。」《
98 5 受法经》(一七四)中,佛陀评论修苦行的外道是「受无量苦,学烦热行
98 6 」,「受法现苦当来亦受苦报」。所以,只有充份地体会缘起法,体会诸
98 7 行无常,放弃执著,如实地明白欲味、欲患,才能正确地握离欲的精神。
98 8 我们常说,佛法是出离于世间的。出离世间的意义,并不是远离于这
98 9 个社会,到深山去不食人间烟火,不与人群发生关系,而是内心的离欲:
98 10 调伏自己的欲贪(爱染),让自己断除欲贪、超越欲贪。甚至,我们说「
98 11 发出离心」,也都应该是把握出离于欲贪,为其主要内涵的。
98 12 《拘楼瘦无诤经》(一六九)中又说,「彼若因五欲功德生喜生乐,
98 13 此乐非圣乐,是凡夫乐,病本、痈本、箭刺之本,有食;有生死,不可修
98 14 、不可习、不可广布;」「若有比丘离欲、离恶不善之法,至得第四禅成
99 1 就游,此乐是圣乐、无欲乐、离乐、息乐、正觉之乐,无食无生死,可修
99 2 、可习、可广布。」然而,欲贪是遍三界众生的,或有如欲界众生表现的
99 3 粗重贪求,或有如无色界众生细微潜藏的贪求,它是无孔不入的。即使是
99 4 禅定的圣乐,还是有可能再生欲贪的,如经中说:「不念害者,成就是乐
99 5 ,是谓觉味。」所以《阿梨吒经》(二OO)中,佛陀会强调说:「我为
99 6 汝等长夜说筏喻法,欲令弃舍,不欲令受,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者,
99 7 当以舍是法,况非法耶?」
99 8 修行的法门,纵有无数无量,然而离欲,却是趣向解脱的必经之路。

 

101 1 第 七选
101 2 佛法的价值观(三)──无记:《箭喻经》(二二一)
101 3
101 4 (一)经文大意:
101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舍卫国,住在胜林给孤独园。
101 6 尊者□童子,于傍晚时分,从禅坐起来,去见佛陀,向佛陀表明自己
101 7 刚才在禅坐中的想法:
101 8 「所谓此见,世尊舍置除却,不尽通说,谓:世有常,世无有常;世
101 9 有底,世无底;命即是身,为命异身异;如来终,如来不终,如来终不终
101 10 ,如来亦非终、亦非不终耶?我不欲此!我不忍此!我不可此!」
101 11 「若世尊一向知世有常者,世尊!当为我说。若世尊不一向知世有常
101 12 者,当直言不知也。」
101 13 「如是,世无有常;世有底,世无底;命即是身,为命异身异;如来
101 14 终,如来不终,如来终不终,如来亦非终、亦非不终耶?若世尊一向知此
102 1 是真谛,余皆虚妄言者,世尊!当为我说。若世尊不一向知世有常者,当
102 2 直言不知也。」
102 3 世尊问尊者□童子说:当初,是因为对你说这些法,才吸引你来跟我
102 4 学梵行的呢?还是一开始,你就指明是要来跟我学这些法的呢?当初都没
102 5 这样说,为何现在要这样虚妄诬谤我呢?
102 6 尊者□童子,经世尊「面诃责数」后,「内怀忧戚,低头默然,失辩
102 7 无言,如有所伺」。
102 8 世尊诃责□童子后,告诉诸比丘说:
102 9 「若有愚疑人,作如是念: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,我不从世
102 10 尊学梵行。彼愚疑人竟不得知,于其中间,而命终也。」
102 11 「如是,世无有常;世有底,世无底;命即是身,为命异身异;如来
102 12 终,如来不终,如来终不终,如来亦非终、亦非不终耶?若有愚疑人,作
102 13 如是念: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,余皆虚妄言者,我不从世尊学梵
102 14 行。彼愚疑人竟不得知,于其中间,而命终也。」
103 1 就好比有人身中毒箭,很痛苦,他的亲人怜悯他,想为他解除中毒箭
103 2 之苦,为他请来专门治疗箭伤的医生。然而他却想:箭不可拔,应先知道
103 3 射箭的人,姓什么?名什么?是长得高、矮、胖、瘦?肤色如何?又是哪
103 4 一族人?住在哪个方向?所用的弓、弓扎、弓弦、箭杆、箭缠、箭羽、箭
103 5 头的材质、颜色?制造箭头的人,姓什么?名什么?他的长相与身份又是
103 6 如何?结果「彼人竟不得知,于其中间,而命终也。」
103 7 「世有常,」「世无常;世有底,世无底;命即是身,命异身异;如
103 8 来终,如来不终,如来终不终,如来亦非终、亦非不终,」
103 9 「因此见故,从我学梵行者,此事不然。」
103 10 「有此见故,不从我学梵行者,此事不然。」
103 11 「无此见故,从我学梵行者,此事不然。」
103 12 「无此见故,(不)从我学梵行者,此事不然。」
103 13 「世有常者,」「世无常;世有底,世无底;命即是身,命异身异;
103 14 如来终,如来不终,如来终不终,如来亦非终、亦非不终者,有生、老、
104 1 病、死,愁戚、啼哭、忧苦、懊恼,如是淳大苦阴生。」
104 2 「世有常者,」「世无常;世有底,世无底;命即是身,命异身异;
104 3 如来终,如来不终,如来终不终,如来亦非终、亦非不终,我不一向说此
104 4 ,何以故我不一向说此?此非义相应,此非法相应,非梵行本;不趣智、
104 5 不趣觉、不趣涅盘。是故,我不一向说此。」
104 6 「何等法我一向说耶?此义我一向说:苦、苦集、苦灭、苦灭道迹,
104 7 我一向说。以何等故,我一向说此?此是义相应,是法相应,是梵行本,
104 8 趣智、趣觉、趣涅盘。」
104 9 「是为不可说者,则不说;可说者,则说。当如是持!当如是学!」
104 10
104 11 (二)论述:
104 12 佛法,是紧紧扣住众生的「生、老、病、死,愁戚、啼哭、忧苦、懊
104 13 恼」等,苦迫生命现象的止息来说的。而六根与六尘,则是众生苦迫生命
104 14 现象的舞台。离开了解决六根对六尘烦恼的论谈,就是经中所指的「不可
105 1 说者,则不说」了。浪费精力于探索这些「不可说者」,其结果,正如佛
105 2 陀所说的「彼愚疑人竟不得知,于其中间,而命终也」。
105 3 「世有常,世无有常;世有底,世无底;命即是身,为命异身异;如
105 4 来终,如来不终,如来终不终,如来亦非终、亦非不终」的论题,大概是
105 5 佛陀时代所流行的话题,换成今天的话题,可能会是:宇宙是怎么形成的
105 6 ?空间是不是无限?最小的粒子元素是什么?乃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?
105 7 ::。
105 8 这些问题,佛陀总是不予回答,而称为「无记」。因为穷一辈子的精
105 9 力,去探讨这一类复杂的问题,即使获得了答案,对人生烦恼的消除,也
105 10 没有助益,无法帮助我们「趣智、趣觉、趣于涅盘」。就好比浪费精力去
105 11 探询弓箭的种种,并无助于眼前箭伤痛苦的解除一样。佛法的价值观,是
105 12 很明确地建立在烦恼的解决上,也就是要能「趣向涅盘」。能帮助我们解
105 13 决贪、镇、疑的,就是有价值的,否则,就是没有意义。
105 14 另一类论题,如《优昙婆逻经》(一O四)中所说的「种种鸟论」《
106 1 五支物主经》(一七九)、《箭毛经》(二O七)中所说的「种种畜生之
106 2 论」(语论、王论、贼论、斗诤论、饮食论、衣被论、妇女论、童女论、
106 3 淫女论、世俗论、非道论、海论、国问论),也与烦恼的止息无关,浪费
106 4 时间在这样的闲谈上,依佛法的价值观来说,也不值得。
106 5 二十世纪的科技文明,比起西元前六世纪,那不知相距有多远。人们
106 6 的生活领域,因交通的便捷,而大大的扩增,物质的供给,也因生产技术
106 7 的进步,而大为丰富。人们的生活型态,已与过去大异其趣。然而,近代
106 8 人因贪、镇、疑而带来的烦恼,竟然和西元前六世纪时的人们,没有两样
106 9 !
106 10 二十世纪,是太空与原子科技很有突破的时代。人们的知识领域,向
106 11 浩瀚的太空与微小的原子,伸出触角。然而,对人们心灵探索的成绩,显
106 12 然还是那么的微不足道。今天,我们生活在这种型态的社会,依缘起法的
106 13 理则,还要随顺这样的因缘,求取过正当生活所必需的技能。然而,时常
106 14 要提醒自己的是:学习烦恼的解除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。
107 1 生命的意义,不是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,而是在止息这个生、死不
107 2 断相续的苦迫生命。而生活的目的,是在学习烦恼的解除。不论我们每天
107 3 的工作性质是求真(如技术生产业)、求善(如维系社会制度的秩序与大
107 4 众服务业)或是求美(如艺术文化业),如果未能时时将真、善、美的追
107 5 求,反射回自己的内心上,时时照顾到自己,免于烦恼的苦迫,那么,不
107 6 论是诺贝尔奖的得主,亦或是街头无家可归的流浪汉,就佛法的价值观来
107 7 看,都是一样的贫乏。如果能够时时观照自己的烦恼,顺应缘起法,降伏
107 8 自己的烦恼,那么,即使是物质匮乏到只能衣衫褴缕地乞食过活,也值得
107 9 我们尊敬。
107 10 不要去追求那些对烦恼解脱没有助益的事,不要浪费精力于寻找与生
107 11 死烦恼无关的答案。集中自己有限而微小的力量,用来专心学习佛陀教导
107 12 我们的,能止息烦恼苦迫的佛法吧!

 

109 1 第 八选
109 2 佛法的业报观:《揞破经》(一二)
109 3
109 4 (一)经文大意:
109 5  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自己的故乡;释□瘦迦维罗卫国,住在尼拘类园
109 6 。
109 7 当时,尊者大目□连与比丘众,于午餐后,因故在讲堂集会。这时,
109 8 外道尼乾,有一位属于释□(释迦)族的学生,名叫揞破,也来到这里。
109 9 于是,尊者大目□连问道:
109 10 「于揞破意云何?若有比丘身、口、意护,汝颇见是处:因此生不善
109 11 漏,令至后世耶?」
109 12 揞破回答说:
109 13 「大目□连!若有比丘身、口、意护,我见是处:因此生不善漏,令
109 14 至后世。大目□连!若有前世行不善行,因此生不善漏,令至后世。」
110 1 这时,世尊正好在安静处禅坐,以天耳神通,听到尊者大目□连,与
110 2 尼乾弟子释揞破间的论答。于是,世尊在傍晚时,从禅坐中起来,也来到
110 3 了讲堂,在比丘众前,敷座而坐。
110 4 世尊坐定后,问尊者目□连,刚才与尼乾弟子释揞破,在谈论些什么
110 5 ,又以何事集坐讲堂。尊者目□连,都一一地据实回答。
110 6 于是,世尊告诉尼乾弟子释揞破说,如果我说的对,你应当回答说:
110 7 「对」;如果不对,就回答说:「不对」。如果有所疑问,便可以问我:
110 8 「这是什么意思」。如果你同意这一种的论答方式,那么,我可以和你讨
110 9 论这件事。
110 10 揞破同意了,并请求世尊讨论此事。
110 11 世尊问:
110 12 「于揞破意云何?若有比丘生不善身行、漏、烦热、忧戚,彼于后时
110 13 ,不善身行灭,不更造新业,舍弃故业,即于现在世,便得究竟,而无烦
110 14 热,常住不变,谓圣慧所见、圣慧所知也。身生不善、口行不善、意行不
111 1 善无明行、漏、烦热、忧戚,彼于后时,不善无明行灭,不更造新业,舍
111 2 弃故业,即于现在世,便得究竟,而无烦热,常住不变,谓圣慧所见、圣
111 3 慧所知也。云何揞破!如是,比丘身、口、意护,汝颇见是处:因此生不
111 4 善漏,令至后世耶?」
111 5 揞破回答说:
111 6 「瞿昙!若有比丘如是身、口、意护,我不见是处:因此生不善漏,
111 7 令至后世。」
111 8 世尊赞叹说:
111 9 「善哉!揞破!云何,揞破!若有比丘,无明已尽,明已生,彼无明
111 10 已尽,明已生,生后身觉,便知生后身觉;生后命觉,便知生后命觉,身
111 11 坏命终,寿已毕讫,即于现世,一切所觉,便尽止息,当知至竟冷。犹如
111 12 ,揞破!因树有影,若使有人,持利斧来斫彼树根,段段斩截,破为十分
111 13 ,或为百分,火烧成灰,或大风吹,或著水中,于揞破意云何?影因树有
111 14 ,彼影从是已绝其因,灭不生耶?」
112 1 揞破答曰:「如是,瞿昙!」
112 2 「揞破!当知比丘亦当如是:无明已尽,明已生,彼无明已尽,明已
112 3 生,生后身觉,便知生后身觉;生后命觉,便知生后命觉,身坏命终,寿
112 4 已毕讫,即于现世,一切所觉,便尽止息,当知至竟冷。揞破!比丘如是
112 5 正心解脱,便得六善住处。云何为六?揞破!比丘眼见色,不喜不忧,舍
112 6 求无为,正念正智。揞破!比丘如是正心解脱,是谓得第一善住处。如是
112 7 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知法,不喜不忧,舍求无为,正念正智。揞破!比
112 8 丘如是正心解脱,是谓得第六善住处。揞破!比丘如是正心解脱,得此六
112 9 善住处。」
112 10 揞破完全同意世尊的教说,而向世尊说:
112 11 「瞿昙!我已知;善逝!我已解。瞿昙犹明目人,覆者仰之,覆者发
112 12 之;迷者示道,暗中施明。若有眼者,便见于色,沙门瞿昙,亦复如是,
112 13 为我无量方便说法、现义,随其诸(甚深)道。世尊!我今自归于佛、法
112 14 及比丘众,唯愿世尊,受我为优婆塞!从今日始,终身自归,乃至命尽。
113 1 世尊!犹如有人养不良马,望得其利,徒自疲劳,而不获利。世尊!我亦
113 2 如是,彼愚疑尼乾,不善晓了,不能解知。不识良田,而不自审,长夜奉
113 3 敬,供养礼事,望得其利,堂苦无益。世尊!我今再自归于佛、法及比丘
113 4 众,唯愿世尊,受我为优婆塞!从今日始,终身自归,乃至命尽。世尊!
113 5 我本无知,于愚疑尼乾,有信有敬,从今日断。所以者何?欺诳我故。世
113 6 尊!我今三自归于佛、法及比丘众,唯愿世尊,受我为优婆塞!从今日始
113 7 ,终身自归,乃至命尽。」
113 8
113 9 (二)论述:
113 10 佛法说缘起,说无常,说没有永恒不变的主体──无我,而《盐喻经
113 11 》(一一)中又说:「随人所作业,则受其报。如是,不行梵行,不得尽
113 12 苦。」「修行梵行,便得尽苦。」那么,依佛法的观念,业报到底是怎么
113 13 一回事呢?
113 14 我们也常听到「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间未到」的说法
114 1 ,而且,也经常被认为,是佛教的业报说的。在这个说法中,时间很像是
114 2 左右业报的一项重要因素。然而,一般人说这句话,真正要表达的,恐怕
114 3 是有业(行为),必有报的「绝对性」。其实,佛陀真的是这么主张的吗
114 4 ?
114 5 揞破早先说:「若有前世行不善行,因此生不善漏,令至后世。」即
114 6 使是能时时守护自己身、口、意的圣者也一样。也就说,他认为人们如果
114 7 曾经有过不端正的行为,将来(或说是来世)必定要受到不善报。这样的
114 8 说法(业报的「绝对性」),能符合佛法「此有故彼有;此无故彼无」的
114 9 缘起理则吗?
114 10 其实,什么是善报?什么是恶报呢?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里,善报,
114 11 总不外乎是指能够带来幸福愉悦的感受的。而恶报,大概就是指会带来烦
114 12 恼与苦迫的了。如果,进一步来论究愉悦与苦迫的心理感受,到底是如何
114 13 发展与成长的,那么,我们可以明白,它们共同的原因(集),是贪爱(
114 14 请参考∧第二选∨到∧第七选∨中的探讨)。正如同经中所举,「树」与
115 1 「树影」的例子,我们也可以这样说:如果贪爱是树,那么,幸福愉悦、
115 2 烦恼苦迫就是树影。再进一步,或许我们也还可以这么说:贪爱与执著,
115 3 是构筑善、恶业报运转与发挥影响力的基础。
115 4 贪爱,是长久以来习惯于执取(执著)的凡夫,所必然有的反应。在
115 5 这样的大前提下,所以可以说:「随人所作业,则受其报。」而解脱的圣
115 6 者,在六根对六尘的身、心活动中,随顺因缘,不会再有欲爱的执取,因
115 7 而瓦解了「十二缘起」的连环钩锁,远离了愉悦与苦迫的情绪,正如将「
115 8 树」连根砍下来了,烧成了灰,或随风飘散,或撒入水中。这时候,还会
115 9 找得到「树影」吗?解脱的圣者,「无明已尽,明已生」,断除了最细微
115 10 的爱染──「我慢」,也断除了对生命的执取──「后有爱」,「心苦」
115 11 完全止息了,自己知道(觉)这已经是最「后身」;最「后命」了。等到
115 12 这一期五蕴分散了以后,连最后的「身苦」也止息了(「便尽止息」),
115 13 就是彻底的清凉(竟冷)了。对这样的解脱圣者论业报,还有什么意义?
115 14 所以,对能守护身、口、意,在六根对六尘中,远离爱染(亦即安住于「
116 1 六善住处」中),不喜不忧,舍求无为,正念正智的圣者,佛陀会引导揞
116 2 破说:「我不见是处:因此生不善漏,令至后世。」
116 3 所以,对一个向往解脱,或者说,以成佛为目标的修行者来说,根本
116 4 之道,在于六根对六尘时,不忧不喜,不贪不执的锻练,而不在于强调业
116 5 报「丝毫不爽」的可怕。
116 6 从「无我」的观点来看,又当如何面对业报呢?《杂.三三五》中说
116 7 :「云何为第一义空经?眼生时,无有来处;灭时,无有去处。如是,眼
116 8 不实而生,生已灭尽,有业报而无作者,此阴灭已,异阴相续,除俗数法
116 9 。」「俗数法」,就是指一期、一期生命(此阴、异阴)的生、死相续流
116 10 转。经中说,就只有这样的生、死相续流转了,再也找不到有什么「实在
116 11 」(我)的东西了;只有感受到业报的苦、乐、不苦不乐,而没有一个「
116 12 实在」作业、受报的「我」;「实在」的眼在看到什么;乃至于「实在」
116 13 的业报了。又如《杂·二六二》中,阿难引用佛陀教导摩诃迦旃延的话,
116 14 告诉阐陀说:「世人取诸境界,心便计著。若不受、不取、不住,不计于
117 1 我,此苦生时生,灭时灭。于此不疑、不惑,不由于他,而能自知,是名
117 2 正见如来所说。」如果不误以为有一个实在的「我」,那么,事情处理起
117 3 来,就单纯、容易多了:让眼「生时生、灭时灭」;苦(业报)也「生时
117 4 生、灭时灭」,不要引入「执著」,而做到「不受、不取、不住,不计于
117 5 我」,那么,虽然业报仍然存在,但是,在无我的大海里,却再也兴不起
117 6 什么波浪了。
117 7 在《分别大业经》(一七一)中,异学哺罗陀子说,他曾经当面听佛
117 8 陀说:「身、口业虚妄,唯意业真谛。或有定,比丘入彼定,无所觉。」
117 9 尊者三弥提纠正他说:「世尊无量方便说:『若故(故意)作业,作已成
117 10 者,我说无不受报,或现世受,或后世受。若不故作业,作已成者,我不
117 11 说必受报。』」「若故作业,作已成者,必受苦也。」尊者阿难请佛陀评
117 12 论这件事,佛陀说:「阿难!看三弥提比丘疑人无道。所以者何?异学哺
117 13 罗陀子问事不定(问题不明确),而三弥提比丘疑人一向答也(给予肯定
117 14 的回答)。」尊者阿难听佛陀这么说,就以「所有觉(受)是苦」来为尊
118 1 者三弥提答辩,但亦受佛陀诃责。佛陀说,应该这样回答:「若故(故意
118 2 )作乐业,作已成者,当受乐报。若故作苦业,作已成者,当受苦报。若
118 3 故作不苦不乐业,作已成者,当受不苦不乐报。」虽然说,在生死循环中
118 4 的众生,是「淳大苦阴」,但是,与一般人谈论业报,还是要随顺一般人
118 5 的感受,说苦、乐、不苦不乐为恰当。接著,佛陀为阿难举四种情形,来
118 6 说明业报的复杂:
118 7 第一种情形:「或有一不离杀、不与取、邪淫、妄言、::乃至邪见
118 8 ,此不离、不护已,身坏命终,生善处天中。」
118 9 第二种情形:「或有一离杀、不与取、邪淫、妄言、::乃至邪见,
118 10 此离、护已,身坏命终,生恶处地狱中。」
118 11 第三种情形:「或有一不离杀、不与取、邪淫、妄言、::乃至邪见
118 12 ,此不离、不护已,身坏命终,生恶处地狱中。」
118 13 第四种情形:「或有一离杀、不与取、邪淫、妄言、::乃至邪见,
118 14 此离、护已,身坏命终,生善处天中。」
119 1 在这个经中,个人认为至少有三个观念,值得注意:
119 2 首先,是有关「故意」作业的问题。《思经》(一五)中说:「若有
119 3 故(故意)作业,我说彼必受其报:或现世受,或后世受。若不故作业,
119 4 我说此不必受报。身故作三业(杀生、不与取、邪淫),不善与苦果,受
119 5 于苦报。口有四业(妄言、两舌、□言、绮语),意有三业(贪伺、嫉恚
119 6 、邪见),不善与苦果,受于苦报。」故意作业,因为是经过了内心拿定
119 7 主意的,必然很清楚地印入了自己的记忆中,对自己习性的长养,也比较
119 8 深刻的缘故,所以会说「必受其报」。另一方面,来自身(行为)、口(
119 9 语言)、意(心念)所造的三种业中,也以意业的影响,最为深远。如经
119 10 中所列举的,包括身、口、意的十恶业中,当以贪、镇(嫉恚),以及错
119 11 误的观念──邪见;疑的一类,影响会最深远。然而,虽然说「意业」的
119 12 影响最为深远,但这并不表示,就如同哺罗陀子所说的,只有意业才是真
119 13 的,才会有业报,其余身、口二业都是虚假的。
119 14 其次,则是业报的复杂性:
120 1 在佛陀为阿难所举的四种情形中,第一种情形是说,虽然行为不端正
120 2 ,但是死后却生于「善处天」中。这种情形,是比较难以理解的。而佛陀
120 3 的解说是,有下列几种可能的情形:
120 4 ①此生所做的不善业「于现法中(当下或当生中)受报讫,而生于彼
120 5 。」不善业怎样才能「于现法中受报讫」呢?如《盐喻经》(一一)中所
120 6 说:「云何有人作不善业,必受苦果现法之报?谓有一人修身、修戒、修
120 7 心、修慧,寿命极长,是谓有人作不善业,必受苦果现法之报。犹如有人
120 8 以一两盐投恒水中,欲令水咸不可得饮,于意云何?此一两盐能令恒水咸
120 9 叵饮耶?」这是说,只要有足够的时间(寿命)来「稀释」,此生所做的
120 10 不善业,就可能在当生中,耗尽其影响力(受报完毕),正如同将一两盐
120 11 ,投入河里,这一两盐,在被大量的稀释下,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一样。
120 12 ②此生所做的不善业「因后报故(来世才受报应),彼不以此因、不
120 13 以此缘,身坏命终,生善处天中。」这是说,此次生善处天中的因缘,不
120 14 是反应此生的不善业;此生的不善业,可能在来世才反应。
121 1 ③「本作善业(过去或前世的善良作为),作已成者,因离、护故,
121 2 未尽应受善处报,彼因此、缘此故,身坏命终,生善处天中。」这是说,
121 3 此次生善处天中的因缘,不是反应此生的不善业,而是反应过去世所造,
121 4 但尚未反应完毕的善业;亦即尚在过去善业的影响力下。
121 5 ④「死时生善心,心所有法正见相应,彼因此、缘此,身坏命终,生
121 6 善处天中。」这种情形,就如同《杂·一二六五》中所记载的尊者跋迦梨
121 7 ,因不堪疾病困苦,而执刀自杀。不过,尊者跋迦梨在自杀前说:「然我
121 8 今日,于色无常,决定无疑;无常者是苦,决定无疑;若无常、苦者,是
121 9 变易法,于彼无有可贪、可欲,决定无疑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
121 10 」也就是说,尊者跋迦梨是在「心所有法正见相应」的情形下自杀的。于
121 11 是,佛陀告诉诸比丘说:「跋迦梨善男子,不住识神,以刀自杀。」而为
121 12 尊者跋迦梨说第一记。相同的例子,如《杂·一O九一》的尊者瞿低迦,
121 13 佛陀告诉诸比丘说:「然比丘瞿低迦,以不住心,执刀自杀。」而为尊者
121 14 瞿低迦比丘,受第一记。就因缘的相续性来看,要能够有「死时生善心,
122 1 心所有法正见相应」的功夫,想要仅是靠「临终的一念」,可能并不可靠
122 2 ,比较可靠的方式是,要在平时就得努力,累积资粮的。如《杂·九三O
122 3 》中,佛陀安慰摩诃男说:「莫恐、莫怖!命终之后,不生恶趣,终亦无
122 4 恶。譬如大树,顺下、顺注、顺输,若截根本,当堕何处?」平时,多注
122 5 意正见的思维与实践,临终时,「生善心,心所有法正见相应」的可能性
122 6 就比较大了。
122 7 第二种情形是说,虽然行为端正,但是死后却生于「恶处地狱」中。
122 8 这种情形,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。而佛陀的解说是,有下列几种可能的情
122 9 形:
122 10 ①此生所做的善业「于现法中(当下或当生中)受报讫,而生于彼。
122 11 」善报已于当生中耗尽,无法再影响下一期生命了。
122 12 ②此生所做的善业「因后报故(来世才受报应),彼不以此因、不以
122 13 此缘,身坏命终,生恶处地狱中。」这是说,此次生恶处地狱中的因缘,
122 14 不是反应此生的善业,此生的善业,可能在更后面的来世才反应。
123 1 ③「本作不善业(过去或前世的不端正作为),作已成者,因不离、
123 2 不护故,未尽应受地狱报,彼因此、缘此故,身坏命终,生恶处地狱中。
123 3 」这是说,此次生恶处地狱的因缘,不是反应此生的善业,而是反应过去
123 4 世所造,而未反应完毕的恶业;亦即尚在过去恶业的影响威势下。
123 5 ④「死时生不善心,心所有法邪见相应,彼因此、缘此,身坏命终,
123 6 生恶处地狱中。」
123 7 第三种情形是说,行为不端正,死后生于「恶处地狱」中。这种情形
123 8 ,就如《盐喻经》(一一)中所说:「云何有人作不善业,必受苦果地狱
123 9 之报?谓有一人不修身、不修戒、不修心、不修慧,寿命甚短,是谓有人
123 10 作不善业,必受苦果地狱之报。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,欲令水咸不
123 11 可得饮,于意云何?此一两盐令少水咸叵饮耶?」这是说,没有足够的时
123 12 间(寿命)来「淡化」恶业的影响力,正如同将一两盐,投入一小杯水中
123 13 ,这两盐的影响力,就很大了。
123 14 又如,平时行为不端正,而且「死时生不善心,心所有法邪见相应,
124 1 彼因此、缘此,身坏命终,生恶处地狱中。」
124 2 第四种情形是说,行为端正,死后生于「善处天」中。这是说,当生
124 3 的善行,当生尚未耗尽,或者「死时生善心,心所有法正见相应,彼因此
124 4 、缘此,身坏命终,生善处天中。」
124 5 业报,其实可以看做是人们的行为,对自己的影响力。行为不断地发
124 6 生,影响力不断地累积与变化,纵深影响于长远的三世,其复杂的程度,
124 7 并不是一般人有能力完全辨别清楚的,正如人们心理反应的细腻与复杂。
124 8 佛陀责备三弥提比丘「疑人一向答也」,所以,最后也来谈谈有关讨
124 9 论对象的选择问题。《说处经》(一一九)中说,有八种情形,不适合作
124 10 讨论:「若使此贤者,一向论不一向答者(应该作决定解答的问题,不作
124 11 决定的回答)、分别论不分别答者(应该作分别解答的问题,不作分别的
124 12 回答)、诘论不诘答者(应该作反问解答的问题,不作反问的回答)、止
124 13 论不止答者(应该不必回答的问题,而作回答),如是,此贤者不可共说
124 14 ,亦不得共论。」(参考佛光版《中阿含经》第九七九页注解②)「若使
125 1 此贤者,于处非处(理、非理)不住(确立)者、所知不住者(意旨不确
125 2 立)、说喻不住者(开悟者之语不确立)、道迹(道行)不住者。如是,
125 3 此贤者不可共说,亦不得共论。」(参考佛光版《中阿含经》第九七九页
125 4 注解④)异学哺罗陀子的问题,大概可以归类到「止论不止答」,或者「
125 5 所知不住」的一类。
125 6 能参考这八种不适合共论的情形,应该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争论的。
125 7 《受法经》(一七四)中,世尊告诉诸比丘说:「世间真实有四种受
125 8 法。云何为四?或有受法现乐,当来受苦报。或有受法现苦,当来受乐报
125 9 。或有受法现苦,当来亦受苦报。或有受法现乐,当亦受乐报。」
125 10 第一种情形指的是,纵欲于五欲功德,执迷于欲乐的人,不知道要止
125 11 息自己的欲贪,那么,终究是会受欲贪所带来的苦报的。
125 12 第二种情形指的是,还无法脱离强烈欲(贪)、镇、疑束缚的人,因
125 13 贪、镇、疑而受苦忧戚。因为感受到贪、镇、疑要带来苦忧,所以决心尽
125 14 形寿,修行梵行。虽然,目前刻意地「反欲贪而行」修得很辛苦,但是,
126 1 只有这样地斧底抽薪,才能止息往后无限的苦,而说「当来受乐报」的。
126 2 第三种情形指的是,不具正见,未能如法,而修苦行的人。如果未能
126 3 离贪、镇、疑来修苦行,尤其是离执著(我),而只是一味地折磨自己,
126 4 当下当然是在受苦报,就是往后,也还是解脱无望,而还要继续受苦报的
126 5 。
126 6 第四种情形指的是,修行已有成就的圣者,已经能不随贪、镇、疑而
126 7 受苦忧戚,能够以乐以喜,尽其形寿,修行梵行。
126 8 此外,我们不难发现,不同个性的人,有著不同的行为倾向。性向相
126 9 近的人,常常能够相互吸引而聚集成群。依这种行为观察,来了解业报,
126 10 那么心地善良的人,不会想到作恶的地方去,即使误闯了,也会觉得不自
126 11 在,觉得不安,而尽早离开。一心向往解脱的人,即使生在五浊恶世,也
126 12 会朝向解脱法处靠近的。这种情形,当如前面所说的「譬如大树,顺下、
126 13 顺注、顺输,若截根本,当堕何处?」也如《杂·一一七三》中所说的「
126 14 譬如恒河,长夜流注东方,多众断截,欲令流注西方,宁能得不?」我们
127 1 常说:「以性成习,以习养性」,行为不断地反射回心里,可以成为习惯
127 2 性(个性),而个性,又是行为的主导。行为与个性间,是如此反覆、相
127 3 互影响的。这样的道理,也可以让我们部份地了解业报的运转方式。
127 4 业报,依缘起法的理则来思惟,是不应当有外在、强制性审判的存在
127 5 的。不论是阎罗王的地狱审判,或上帝的最后审判,乃至强制执行升天堂
127 6 、下地狱的观念,都与缘起法则有所冲突,难离人们主宰欲的阴影。
127 7 再让我们想一想:业报是怎么发生的呢?纵使业报的发生,有再复杂
127 8 的因素,个人认为,都可以归结为「是透过贪、镇、疑发生的」。只要贪
127 9 、镇、疑未能止息,业报,就经由贪、镇、疑不停地发生。所以,与其花
127 10 心力去研究、宣扬种什么因,将会得什么果,不如鼓励赶快学习,如何从
127 11 根本著手,去止息自己的贪、镇、疑。只要有足够的时间,来转变贪、镇
127 12 、疑的个性,那么,就像撒一两盐入恒河一样,贪、镇、疑的影响力变淡
127 13 了,业报的影响力,也随之而弱了。如《杂·一O七七》与《增·三八·
127 14 六》(三三八)中,描述杀人无数的央瞿利罗(鸯掘魔),经过佛陀的教
128 1 导后,也能在当生中证入阿罗汉果,再也没有机会受杀人的恶业报应一样
128 2 。这正如《分别六界经》(一六二)中说:「譬如燃灯,因油因炷,彼若
128 3 无人更增益油,亦不续炷,是为前已灭讫,后不相续,无所复受。」证入
128 4 阿罗汉的圣者就是这样,止息了贪、镇、疑,就如同无人增油续炷的灯一
128 5 样,熄灭停止了。而过去累世复杂的业报,也随著贪、镇、疑的熄灭,而
128 6 止息了。

 

129 1 第 九选
129 2 佛法的修行方法(一)──四念处:《念处经》(九八)
129 3
129 4 (一)经文大意
129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拘楼瘦,住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。
129 6 当时,世尊告诸比丘说:
129 7 「有一道,净众生,度忧畏,灭苦恼,断啼哭,得正法,谓四念处。
129 8 若有过去、未来诸如来、无所著、等正觉,悉断五盖、心秽、慧羸,立心
129 9 正住于四念处,修七觉支,得觉无上正尽之觉;我今现在如来、无所著、
129 10 等正觉,悉断五盖、心秽、慧羸,立心正住于四念处,修七觉支,得觉无
129 11 上正尽之觉。云何为四?观身如身念处,观觉(受)如觉(受)念处,观
129 12 心如心念处,观法如法念处。」
129 13 什么是「观身如身念处」?
129 14 「比丘者,行则知行,住则知住,坐则知坐,卧则知卧,眠则知眠,
130 1 寤则知寤,眠寤则知眠寤。」
130 2 「比丘者,正知出入,善观分别,屈伸低仰,仪容庠序,善著僧伽梨
130 3 ,及诸衣荨,行住坐卧、眠寤语默,皆正知之。」
130 4 「比丘者,生恶不善念,以善法念治断灭止,犹木工师、木工弟子,
130 5 彼持墨绳,用□于木,则以利斧斫治令直。」
130 6 「比丘者,齿齿相著,舌逼上□,以心治心,治断灭止。犹二力士,
130 7 捉一羸人,处处旋捉,自在打锻。」
130 8 「比丘者,念入息即知念入息,念出息即知念出息。入息长即知入息
130 9 长,出息长即知出息长,入息短即知入息短,出息短即知出息短。觉一切
130 10 身息入,觉一切身息出。觉止身行息入,觉止口行息出。」
130 11 「比丘者,离生喜乐,渍身润泽,普遍充满于此身中。离生喜、乐,
130 12 无处不遍,犹工浴人,器盛澡豆,水和成抟,水渍润泽,普遍充满,无处
130 13 不周。」
130 14 「比丘者,定生喜乐,渍身润泽,普遍充满于此身中。定生喜、乐,
131 1 无处不遍,犹如山泉,清净不浊,充满流溢,四方水来,无缘得入,即彼
131 2 泉底,水自涌出,流溢于外,渍山润泽,普遍充满,无处不周。」
131 3 「比丘者,无喜生乐,渍身润泽,普遍充满于此身中。无喜生乐,无
131 4 处不遍,犹青莲华,红、赤、白莲,水生水长,在于水底,彼根茎华叶,
131 5 悉渍润泽,普遍充满,无处不周。」
131 6 「比丘者,于此身中,以清净心意解,遍满成就游。于此身中,以清
131 7 净心,无处不遍,犹有一人,被七肘衣,或八肘衣,从头至足,于其身体
131 8 ,无处不覆。」
131 9 「比丘者,念光明想,善受善持,善忆所念。如前后亦然;如后前亦
131 10 然;如昼夜亦然;如夜昼亦然;如上下亦然;如下上亦然。如是不颠倒,
131 11 心无有缠,修光明心,心终不为□之所覆。」
131 12 「比丘者,善受观相,善忆所念。犹如有人,坐观卧人,卧观坐人。
131 13 」
131 14 「比丘者,此身随住,随其好恶,从头至足,观见种种不净充满:我
132 1 此身中,有发、髦、爪、齿、□细薄肤、皮、肉、筋、骨、心、肾、肝、
132 2 肺、大肠、小肠、脾、胃、抟粪、脑及脑根、泪、汗、涕、唾、脓、血、
132 3 肪、髓、涎、痰、小便。犹如器盛若干种子,有目之士,悉见分明,谓稻
132 4 、粟种、蔓菁、芥子。」
132 5 「比丘者,观身诸界:我此身中,有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风界、空界
132 6 、识界。犹如屠儿杀牛,剥皮布于地上,分作六段。」
132 7 「比丘者,观彼死尸,或一、二日,至六、七日,鸟蘖所啄,豺狼所
132 8 食,火烧埋地,悉腐烂坏。见已自比:今我此身,亦复如是,俱有此法,
132 9 终不得离。」
132 10 「比丘者,如本见息道,骸骨青色,烂腐余半,骨锁在地。见已自比
132 11 :今我此身,亦复如是,俱有此法,终不得离。」
132 12 「比丘者,如本见息道,离皮肉血,唯筋相连。见已自比:今我此身
132 13 ,亦复如是,俱有此法,终不得离。」
132 14 「比丘者,如本见息道,骨节解散,散在诸方,足骨、膊骨、髀骨、
133 1 髋骨、脊骨、肩骨、颈骨、髑髅骨,各在异处。见已自比:今我此身,亦
133 2 复如是,俱有此法,终不得离。」
133 3 「比丘者,如本见息道,骨白如螺,青犹鸽色,赤若血涂,腐坏碎□
133 4 。见己自比:今我此身,亦复如是,俱有此法,终不得离。」
133 5 「如是,比丘观内身如身,观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见,有明
133 6 有达,是谓比丘观身如身。若比丘、比丘尼,如是少少观身如身者,是谓
133 7 观身如身念处。」
133 8 什么是「观觉(受)如觉(受)念处」?
133 9 「比丘者,觉乐觉时,便知觉乐觉、觉苦觉时,便知觉苦觉、觉不苦
133 10 不乐觉时,便知不苦不乐觉;
133 11 觉乐身、苦身、不苦不乐身;
133 12 乐心、苦心、不苦不乐心;
133 13 乐食、苦食、不苦不乐食;
133 14 乐无食、苦无食、不苦不乐无食;
134 1 乐欲、苦欲、不苦不乐欲;
134 2 乐无欲觉、苦无欲觉、不苦不乐无欲觉时,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。
134 3 」
134 4 「如是,比丘观内觉如觉,观外觉如觉,立念在觉,有知有见,有明
134 5 有达,是谓比丘观觉如觉。若比丘、比丘尼,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,是谓
134 6 观觉如觉念处。」
134 7 什么是「观心如心念处」?
134 8 「比丘者,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、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;有恚、无恚
134 9 ;有疑、无疑;有秽污、无秽污;有合、有散;有下、有高;有大、有小
134 10 ;修、不修;定、不定;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、有解脱心知解脱心
134 11 如真。」「如是,比丘观内心如心,观外心如心,立念在心,有知有见,
134 12 有明有达,是谓比丘观心如心。若有比丘、比丘尼如是少少观心如心者,
134 13 是谓观心如心念处。」
134 14 什么是「观法如法念处」?
135 1 「眼缘色,生内结。」
135 2 「如是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缘法,生内结。比丘者,内实有结,知
135 3 内有结如真;内实无结,知内无结如真。若未生内结而生者,知如真;若
135 4 已生内结,灭不复生者,知如真。
135 5 如是,比丘观内法如法,观外法如法,立念在法,有知有见,有明有
135 6 达,是谓比丘观法如法,谓六内处。」
135 7 「比丘者,内实有欲,知内有欲如真;内实无欲,知无欲如真。若未
135 8 生欲而生者,知如真;若已生欲,灭不复生者,知如真。
135 9 如是,镇恚、睡眠、掉悔,
135 10 内实有疑,知内有疑如真;内实无疑,知无疑如真。若未生疑而生者
135 11 ,知如真;若已生疑,灭不复生者,知如真。
135 12 如是,比丘观内法如法,观外法如法,立念在法,有知有见,有明有
135 13 达,是谓观法如法,谓五盖也。」
135 14 「比丘者,内实有念觉支,知有念觉支如真;内实无念觉支,知无念
136 1 觉支如真。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,知如真;若已生念觉支,便住不忘而不
136 2 退转,转修增广者,知如真。
136 3 如是,择法、精进、喜、息、定,
136 4 内实有舍觉支,知有舍觉支如真;内实无舍觉支,知无舍觉支如真。
136 5 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,知如真;若已生舍觉支,便住不忘而不退转,转修
136 6 增广者,知如真。
136 7 如是,比丘观内法如法,观外法如法,立念在法,有知有见,有明有
136 8 达,是谓观法如法,谓七觉支。
136 9 若有比丘、比丘尼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,是谓观法如法念处。」
136 10 若有比丘、比丘尼,长则七年,短则七日七夜,
136 11 「立心正住四念处者,必得二果:或现法得究竟智,或有余得阿那含
136 12 。」
136 13 「若有比丘、比丘尼,少少须臾顷,立心正住四念处者,彼朝行如是
136 14 ,暮必得升进;暮行如是,朝必得升进。」
137 1
137 2 (二)论述
137 3 《分别圣谛经》(三一)中说:「云何正念?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;
137 4 集是集;灭是灭,念道是道时(即念「四圣谛」),或观本所作,或学念
137 5 诸行,或见诸行灾患,或见涅盘止息,或无著念观善心解脱时,于中,若
137 6 心顺念,背不向念,念遍,念忆,复忆,心正,不忘心之所忆,是名正念
137 7 。」这是广泛地以「心向正法(佛法)」,而为正念的内容的。又《圣道
137 8 经》(一八九)中说:「云何正念?比丘者,观内身如身,观至觉(受)
137 9 、心、法如法,是谓正念。」这是直接地指出,「四念处」就是八正道中
137 10 ,「正念」的内容的。经中说,这是净化众生,消除苦恼,度忧畏,断啼
137 11 哭的方法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,都是修「四念处」与「七觉支」而成
137 12 就的。《阿那律陀经》(二一九)说:「若比丘观内身如身,乃至观觉(
137 13 受)、心、法如法,是谓比丘不烦热死、不烦热命终。」也表达了相似的
137 14 立场。经文未尾甚且说,只要早上依著「四念处」的方法修,即使只到晚
138 1 上这么短的时间,就能有进步。「四念处」是很实在,而且很有威力的修
138 2 行方法。
138 3 此外,在《阿含经》中,共有六个经说到「自依止、法依止」:
138 4 《杂.六三九》中,佛陀告诉诸比丘说:「是故,汝等当知:自洲以
138 5 自依,法洲以法依,不异洲、不异依。谓内身身观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
138 6 、正念,调伏世间贪忧;如是外身;内外身;受;心;法法观念住,精勤
138 7 方便,正智、正念,调伏世间贪忧,是名自洲以自依,法洲以法依,不异
138 8 洲、不异依。」《杂.六三八》也有相同的经文,这里略而不引。
138 9 《杂.三六》中,佛陀告诉诸比丘说:「当正观察,住自洲、自依,
138 10 法洲、法依,不异洲、不异依。何因生忧、悲、恼、苦?云何有因?何故
138 11 何系著?云何自观察未生忧、悲、恼、苦而生?已生忧、悲、恼、苦而生
138 12 长增广?」
138 13 《增·四七·七》(四二四)中,佛陀说:「当自修己炽然法行,自
138 14 归最尊。若比丘能自修己兴隆法乐者,此人之类,便为我躬自所生。云何
139 1 比丘能自炽然,兴隆法乐,无有虚妄,自归最尊?于是,比丘内自观身,
139 2 身意止自摄其心,除去乱想,无有忧愁。外自观身,::。有复内外观身
139 3 ,::。内观痛(受),外观痛,内外观痛。内观心,外观心,内外观心
139 4 。内观法,外观法,内外观法,法意止自摄其心,除去乱想,无有忧愁。
139 5 如是,比丘能自炽然其行,兴隆法乐者,自归最尊。」
139 6 《长.二》(《游行经》)中,佛陀告诉阿难说:「吾已老矣,年且
139 7 八十。譬如故车,方便修治,得有所至,吾身亦然,以方便力,得少留寿
139 8 ,自力精进,忍此痛苦,不念一切想,入无想定时,我身安稳,无有恼患
139 9 。是故,当自炽然,炽然于法,勿他炽然;当自归依,归依于法,勿他归
139 10 依。云何自炽然,炽然于法,勿他炽然;当自归依,归依于法,勿他归依
139 11 ?阿难!比丘观内身,精勤无懈,忆念不忘,除世贪忧。观外身、观内外
139 12 身,精勤无懈,忆念不忘,除世贪忧。受、意(心)、法观,亦复如是。
139 13 」
139 14 《长.六》(《转轮圣王修行经》)中,佛陀告诉诸比丘说:「于是
140 1 ,比丘内身身观,精勤无懈,忆念不忘,除世贪忧;外身身观;内外身身
140 2 观;精勤无懈,忆念不忘,除世贪忧;受、意、法观,亦复如是,是为比
140 3 丘自炽然,炽然于法,勿他炽然;当自归依,归依于法,勿他归依。」
140 4 其中,除了《杂.三六》外,都直接地说修习「观身、受、心、法」
140 5 等「四念处」,为成就「自依止、法依止」的修行方法。这些经文,也提
140 6 供了「四念处」在修行上重要性的讯息。
140 7 「四念处」的内容,并不仅如一般所熟悉的「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
140 8 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」而已。而是「观身如身,观受如受,观心如心,观
140 9 法如法」。其所强调的,是「如身」、「如受」、「如心」、「如法」的
140 10 「如实观」与「如实知」;也就是说:观察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的实际状
140 11 况,透过如实地观察,清清楚楚地掌握自己的身、心状态,自己的觉受与
140 12 思惟变化。简单的讲,就是随时随地清楚自己在做什么、想什么。
140 13 为什么随时清楚自己在做什么、想什么,就是一种很有效的修行方法
140 14 呢?《增上心经》(一O一)中,举一个例子说:「犹人行道,进路急速
141 1 ,彼作是念:我何为速?我今宁可徐徐行耶?彼即徐行。」从走得很快,
141 2 到慢下脚步来,中间经历几个重要过程:察觉自己走得很快(「四念处」
141 3 中的身念处,正知;苦谛:发现问题),问自己为什么要走这么快(原因
141 4 ;集谛),认为自己不必要走这么快(观念的改变,驱动力、原因的灭除
141 5 ,灭谛),于是放松自己,放慢脚步(抉择的执行,道谛)。所以,能察
141 6 觉到自己走得很快,是整个改变的开端。烦恼的消除,也是这样,要先能
141 7 察觉自己是在烦恼的状况下了,才有消除的可能。能愈早察觉情绪的变化
141 8 ,就愈能掌握纾解的先机,否则,到情绪变化很大以后,其余势的冲击力
141 9 ,也跟著升高,纾解的时间必定也要跟著拉长。就像如果能在一开始不愉
141 10 快时,就能察觉,与盛怒后,甚至于动手打人了以后,才察觉,所需要纾
141 11 解、平息的时间与费力程度,是有很大差异的。
141 12 五蕴和合的众生,在六根与六尘的接触中,身、心是相互影响的。四
141 13 念处的每一念处也一样,不是身、受、心、法各自独立的,而是相互牵引
141 14 的。比如生气时,我们可以从呼吸不顺畅、闷胸、胃部刺痛的觉察,而追
142 1 察出来,也可以从不愉快的感受察觉,也可以从自己心里在想什么(心念
142 2 )察觉,端看自己的熟练情形。通常,「身」的变化比较粗重、具体,而
142 3 容易察觉,但大都是属于「下游」端的变化。「心」与「法」的变化比较
142 4 细腻、潜微,而不容易察觉,是属于「上游」发动端的变化。「受」的变
142 5 化,大概居其中间。就解脱的立场来看,不论是观「身」的变化,或是观
142 6 「受」的变化,都还要上溯到「心」与「法」的变化来,才有意义。否则
142 7 ,光察觉自己走得很快,光察觉自己在生气,在忧虑,在痛苦中,不去做
142 8 更深入的原因追察,纵使缘生缘灭;走慢下来了;气过了;愉快起来了,
142 9 那么也都还在随波逐流,生生灭灭的反反覆覆中而已。  
142 10 如「观身」的内容,经中从最粗浅的行、住、坐、卧、眠、寤、眠寤
142 11 (似睡似醒的状况),甚至穿衣、持荨等,日常生活中举止行动的觉察开
142 12 始,然后进入需要细腻度更高的禅定修学(以心──定治心)。禅定的修
142 13 学,首先说的,是以专注于观察呼吸为对象的「安那般那念」。「安(阿
142 14 )那般那」,也称为「入、出息」;「身行」;「风」。「入息」是指吸
143 1 气,「出息」是指呼(吐)气,所以,「入、出息」就是指呼吸(参考《
143 2 瑜伽师地论》∧本地分∨;《大正·三十·四三一上》,或《杂阿含经论
143 3 会编》中册第四O四页)。其中,「一切身息入、出」与「止身行息入、
143 4 止口行息出」;《杂·八O三》作「一切身入、出息」与「一切身行息入
143 5 、出息」;《杂·八一O》作「一切身行入、出息」与「身行休息入、出
143 6 息」。「一切身息」、「一切身」、「一切身行」,应该是相同含意的,
143 7 指的是呼吸(身行)时,身体随著呼吸律动的全部(一切)过程。如鼻端
143 8 感受到空气进、出的摩擦,胸部、腹部跟著的起伏律动,或者,更敏锐地
143 9 感受到或「丹田」,或手掌心,或脚掌心,或全身肌肤上的毛细孔,在吸
143 10 气、吐气时的不同感受过程。「止」,就是止息、休息,平静下来的意思
143 11 。也就是指在十分轻松、安详与平静情况下的呼吸。(可以参考《清净道
143 12 论》∧第八章·第九节∨觉音论师著·叶均先生译·华宇出版社)
143 13 如果能够藉著专注于察觉与感受呼吸时,身上的变化,而达到十分轻
143 14 松、安详与平静的状况,再进一层,心中由于远离了欲念、五盖等不善法
144 1 ,而生起了喜与乐的感受(离生喜乐),遍满全身,这就是进入「初禅」
144 2 的境界了。再进一层,心中由于专一安住(定),而生起了喜与乐(定生
144 3 喜乐),遍满全身,这就是进入「二禅」的境界了。再进一层,心中舍离
144 4 了带有激动性质的喜,但仍然留有乐的愉悦(无喜生乐),遍满全身,这
144 5 就是进入「三禅」的境界了。再进一层,连微妙的乐都超越舍离了,心中
144 6 只剩下(清净:无瑕疵的意思)不苦不乐(以清净心意解),遍满全身,
144 7 这就是进入「四禅」的境界了。(参考《清净道论》∧第四章∨∧四种禅
144 8 的修习法∨)
144 9 如《意行经》(一六八)中说:
144 10 「若有比丘,离欲、恶不善之法,有觉(又译为「寻」,心念于所缘
144 11 的大目标内寻求──作多方的观察思惟。)、有观(又译为「伺」,心念
144 12 集中于定点,作深入的观察思惟),离(欲、恶不善之法,或直接说是离
144 13 『五盖』)生喜、乐,得『初禅』成就游。」
144 14 「比丘觉、观已息(止息;超越),内静(内心止静)、一心(专一
145 1 的心;定),无觉、无观,定生喜、乐,得『第二禅』成就游。」
145 2 「比丘离于喜欲(无喜),舍、无求游,正念正智而身觉乐(生乐)
145 3 ,谓圣所说,圣所舍、念(忆念、守护不忘失)、乐住、空(舍而不执著
145 4 ),得『第三禅』成就游。」
145 5 「比丘乐灭、苦灭,喜、忧本已灭,不苦不乐,舍念清净,得『第四
145 6 禅』成就游。」
145 7 这是《意行经》(一六八)中对四种禅定的描述,可以作比对参考。
145 8 接下来的,也还是可以与修定有关的「光明想」与「不净观」。而包
145 9 括观察死尸变化的「不净观」与「安般」(安那般那念),被称为「二甘
145 10 露门」(《出曜经》,《大正·四·六九八中》)。这是要从外在的观察
145 11 中,「见已自比」,让自己时时刻刻地对自、他(内、外)的身体,警觉
145 12 于无常,警觉于欲贪。
145 13 观受(觉),主要是觉察在各种情况下,所生起的感受:或苦受,或
145 14 乐受,或不苦不乐受等三种变化,经中举了六种情况来说明。其中,「食
146 1 」与「无食」,还是指与五欲相关的。如第《杂·四八三》说:「云何食
146 2 念?谓五欲因缘生念。」「云何有食乐?谓五欲因缘生乐、生喜。」「云
146 3 何无食乐?谓息有觉、有观,内净、一心,无觉、无观,定生喜、乐。」
146 4 而身体上的「觉乐身、苦身、不苦不乐身」,与属于心理上的「乐心、苦
146 5 心、不苦不乐心」,大概就涵盖了所有我们所能观察的受了。
146 6 观心,主要是觉察心念的状态。经中所举的心念种类有:有没有贪心
146 7 (欲)、有没有动怒(恚)、明不明就里(疑)、有没有坏念头(秽污)
146 8 、心念是集中(合)或是散乱(散)、心情低沈(下)或高亢(高)、心
146 9 量或大或小、是否依正法修心、心中是否安定、是否解脱(没有贪、镇、
146 10 疑)。时时清楚心理的处境,尤其在情绪有变化时,更应注意觉察。
146 11 「法」所指的范围很广,在这里可以理解为:是一个观念;一个想法
146 12 ;一个价值观。这是心念发动的驱动力,但又与心念同时生起与消失。如
146 13 《杂.六O九》中说:「何等为四念处集(生起),四念处没(消失)?
146 14 食集则身集,食灭则身没。触集则受集,触灭则受没。名色集则心集,名
147 1 色灭则心没。『忆念(心念)集则法集,忆念灭则法没』。」经中举「六
147 2 内处」、「五盖」、「七觉支」等三大类「法」为例,说明在觉察「心」
147 3 的状态时,也应当清楚支持形成这个心理状态的观念(「法」)。如果能
147 4 追究到法念处,那么,就比较能够觉察问题的根本所在,也比较有机会作
147 5 根本地解决。
147 6 「结」,就是打了结,也可以理解为「烦恼、执著」的意思。法念处
147 7 的观察,除了作存在状况的检查外,经中还说,亦应当涵盖到动态的检查
147 8 ,如察觉「未生而生,已生而灭」。这种动态的检查,除了有保持时时刻
147 9 刻的绵密作用外,应当还含有「四正勤」积极开发修行的意味。
147 10 经中说「观内身如身,观外身如身」、「观内觉如觉,观外觉如觉」
147 11 、「观内心如心,观外心如心」、「观内法如法,观外法如法」,《长.
147 12 十七》(《清净经》)中,佛陀告诉诸比丘说:「云何比丘灭此诸恶,于
147 13 四念处当修三行?比丘谓内身身观,精勤无懈,忆念不忘,除世贪忧;外
147 14 身身观,精勤无懈,忆念不忘,除世贪忧;内外身身观,精勤无懈,忆念
148 1 不忘,除世贪忧;受、意、法观,亦复如是,是为灭众恶法,于四念处,
148 2 三种修行。」「内」、「外」以及「内外」(即「三种修行」),分别指
148 3 的是什么呢?《说处经》(八六)中说:「阿难!我本为汝说六内处:眼
148 4 处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处。」「阿难!我本为汝说六外处:色处,声、
148 5 香、味、触、法处。」亦即以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为「内」;以
148 6 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」为「外」。除此而外,经中很像没有再进一
148 7 步的解说,可以参考的了。不过,往后的论师,则提供了一些论说可供参
148 8 考:
148 9 《法蕴足论》∧念住品第九∨中说:「内身(受、心、法)者,谓自
148 10 身(受、心、想蕴、行蕴),若在现相续中,已得、不失。」「外身(受
148 11 、心、法)者,谓自身(受、心、想蕴、行蕴),若在现相续中,未得、
148 12 已失,及他有情(即他人)所有身相(诸受、诸心、想蕴、行蕴)。」(
148 13 《大正·二六·四七五─四七九》)
148 14 《集异门足论》∧五法品第六∨中,以「色(受、想、行、识)在此
149 1 相续,已得不失(即在持续存在的状态),是名内色(受、想、行、识)
149 2 」,以「色(受、想、行、识)在此相续,或本未得,或得已失(即现在
149 3 不存在的状况),若他(相对于自己)相续,是名外色(受、想、行、识
149 4 )。」(《大正·二六·四一二─四一四》)
149 5 《舍利弗阿□昙论》∧非问分念处品第六∨中,以「若内、缘生、自
149 6 性、己分,是名内(身、受、心、法)。」「非受、非内、非缘生、非自
149 7 性、非己分,是名外(身、受、心、法)。」「若受、若非受,是名内外
149 8 (身、受、心、法)。」这里加入了以「能缘」(主)、「所缘」(客)
149 9 为内、外区分的说法。(《大正·二八·六一二─六一六》)
149 10 《大□婆沙论》∧大种蕴第五∨中说:「然内、外法,差别有三:一
149 11 ,相续内、外,谓在自身,名为内。在他身及非有情数,名为外。二,处
149 12 内、外:谓心、心所所依名内,所缘名外。三,情、非情内、外:谓有情
149 13 数法,名内。非有情数法,名外。」(《大正·二七·七一四上》)
149 14 《大□婆沙论》∧见蕴第八∨中说:「自相续所摄色(受、心、法)
150 1 ,名内身(受、心、法),他相续所摄色(受、心、法),及非有情数色
150 2 (受、心、法),名外身(受、心、法)。」「有余师说:有情数色,名
150 3 内身,非有情数色,名外身。内法、外法说亦尔。受、心如前说。胁尊者
150 4 言:现在名内,过去、未来及无为名外。」(《大正·二七·九四O上》
150 5 )
150 6 《大智度论》∧初品·三十七品义∨中说:「内名自身,外名他身。
150 7 」「眼等五情为内身,色等五尘为外身。」「觉苦乐处为内身,不觉苦乐
150 8 处为外身。」「佛说有二种受:身受、心受。身受是外,心受是内。复有
150 9 五识相应受是外,意识相应受是内。十二入因缘故,诸受生:内六入分生
150 10 受,是为内,外六入分生受,是为外。□受是为外,细受是为内。」「缘
150 11 内法是为内受,缘外法是为外受。」「心虽内入,摄缘外法故,名为外心
150 12 ,缘内法故,是为内心。意识是内心,五识是外心。摄心入禅是内心,散
150 13 乱心是外心。」「如佛所说:依缘生意识。是中,除受余心数法,是为内
150 14 法,余心不相应行及无为法,是为外法。」(《大正·二五·二O二》)
151 1 《瑜伽师地论》∧摄决择分∨中说:「若于其外,五种妙欲,诸杂乱
151 2 相所有寻思,随烦恼中,及于其外所缘境中,纵心流散,当知是名『外心
151 3 』散动。若由□沈,及以睡眠,或由沈没,或由爱味三摩荨底,或由随一
151 4 三摩荨底,诸随烦恼之所染污,名『内心』散动。」(《大正·三O·七
151 5 二七中》)
151 6 综合论师们的意见:自己是「内」,他人是「外」;现在持续存在的
151 7 是「内」,已不存在的是「外」;具主动性质的是「内」,被动的是「外
151 8 」;身是「外」,心是「内」;内六处是「内」,外六处是「外」;粗重
151 9 的是「外」,细腻的是「内」。如果观察他人,而能反省到自身,就可以
151 10 称为「内外」了。分「内」、「外」,实在是相对而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151 11 其它有关「内」、「外」的论说,可以参考的部份,如《大□婆沙论
151 12 》(《大正·二七·一O六中》,《大正·二七·九五一中》),《阿□
151 13 昙婆沙论》(《大正·二八·八七上》,《大正·二八·二八六中》),
151 14 《顺正理论》(《大正·二九·三六O─三六二》),《俱舍论》(《大
152 1 正·二九·四下》,《大正·二九·一六五上》),《瑜伽师地论》(《
152 2 大正·三O·二九O中》,《大正·三O·七二五下》),《大乘阿□达
152 3 摩集论》(《大正·三一·六八四中》,《大正·三一·七三九上),《
152 4 大乘庄严经论》(《大正·三一·六一O中》)等。

 

153 1 第 十选
153 2 佛法的修行方法(二):《小空经》(一九O)
153 3
153 4 (一)经文大意:
153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舍卫国,住在东园鹿子母堂。
153 6 当时,尊者阿难在傍晚时分,禅坐完毕后,去见佛陀,问佛陀说,世
153 7 尊在释迦族的城市游化时,曾经说过:「阿难!我多行空。」不知道我有
153 8 没有说错?
153 9 世尊回答说:
153 10 「阿难!彼我所说,汝实善知、善受、善持。所以者何?我从尔时及
153 11 至于今,多行空也。阿难!如此鹿子母堂,空无象、马、牛、羊、财物、
153 12 谷米、奴婢,然有不空,唯比丘众。是为,阿难!若此中无者,以此故,
153 13 我见是空,若此有余者,我见真实有。阿难!是谓行真实、空、不颠倒也
153 14 。
154 1 阿难!比丘若欲多行空者,彼比丘莫念村想,莫念人想,当数念一无
154 2 事想。彼如是知:空于村想,空于人想,然有不空,唯一无事想。若有疲
154 3 劳,因村想故,我无是也。若有疲劳,因人想故,我亦无是。唯有疲劳,
154 4 因一无事想故。若彼中无者,以此故,彼见是空,若彼有余者,彼见真实
154 5 有。阿难!是谓行真实、空、不颠倒也。
154 6 复次,阿难!比丘若欲多行空者,彼比丘莫念人想,莫念无事想,当
154 7 数念一地想。彼比丘若见此地有高下,有蛇聚,有棘刺丛,有沙有石,山
154 8 □深河,莫念彼也。若见此地平正如掌,观望处好,当数念彼。阿难!犹
154 9 如牛皮,以百钉张,极张托已,无皱无缩。」「彼如是知,空于人想,空
154 10 无事想,然有不空,唯一地想。若有疲劳,因人想故,我无是也。若有疲
154 11 劳,因无事想故,我亦无是。唯有疲劳,因一地想故。若彼中无者,以此
154 12 故,彼见是空,若彼有余者,彼见真实有。阿难!是谓行真实、空、不颠
154 13 倒也。
154 14 复次,阿难!比丘若欲多行空者,彼比丘莫念无事想,莫念地想,当
155 1 数念一无量空处想。彼如是知,空无事想,空于地想,然有不空,唯一无
155 2 量空处想。若有疲劳,因无事想故,我无是也。若有疲劳,因地想故,我
155 3 亦无是。唯有疲劳,因一无量空处想故。若彼中无者,以此故,彼见是空
155 4 ,若彼有余者,彼见真实有。阿难!是谓行真实、空、不颠倒也。
155 5 复次,阿难!比丘若欲多行空者,彼比丘莫念地想,莫念无量空处想
155 6 ,当数念一无量识处想。彼如是知,空于地想,空无量空处想,然有不空
155 7 ,唯一无量识处想。若有疲劳,因地想故,我无是也。若有疲劳,因无量
155 8 空处想故,我亦无是。唯有疲劳,因一无量识处想故。若彼中无者,以此
155 9 故,彼见是空,若彼有余者,彼见真实有。阿难!是谓行真实、空、不颠
155 10 倒也。
155 11 复次,阿难!比丘若欲多行空者,彼比丘莫念无量空处想,莫念无量
155 12 识处想,当数念一无所有处想。彼如是知,空无量空处想,空无量识处想
155 13 ,然有不空,唯一无所有处想。若有疲劳,因无量空处想故,我无是也。
155 14 若有疲劳,因无量识处想故,我亦无是。唯有疲劳,因一无所有处想故。
156 1 若彼中无者,以此故,彼见是空,若彼有余者,彼见真实有。阿难!是谓
156 2 行真实、空、不颠倒也。
156 3 复次,阿难!比丘若欲多行空者,彼比丘莫念无量识处想,莫念无所
156 4 有处想,当数念一无想心定。彼如是知,空无量识处想,空无所有处想,
156 5 然有不空,唯一无想心定。若有疲劳,因无量识处想故,我无是也。若有
156 6 疲劳,因无所有处想故,我亦无是。唯有疲劳,因一无想心定故。若彼中
156 7 无者,以此故,彼见是空,若彼有余者,彼见真实有。阿难!是谓行真实
156 8 、空、不颠倒也。
156 9 彼作是念:我本无想心定,本所行、本所思。若本所行、本所思者,
156 10 我不乐彼,不求彼,不应住彼。如是知、如是见,欲漏心解脱,有漏、无
156 11 明漏心解脱。解脱已,便知解脱: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更受
156 12 有,知如真。彼如是知,空欲漏,空有漏,空无明漏,然有不空,唯此我
156 13 身六处命存。若有疲劳,因欲漏故,我无是也。若有疲劳,因有漏,无明
156 14 漏故,我亦无是。唯有疲劳,因此我身六处命存故。若彼中无者,以此故
157 1 ,彼见是空。若彼有余者,彼见真实有。阿难!是谓行真实、空、不颠倒
157 2 也,谓漏尽、无漏、无为、心解脱。」
157 3 不论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,都行此真实、空、不颠倒,谓漏尽、
157 4 无漏、无为、心解脱。阿难!当学如是。
157 5
157 6 (二)论述:
157 7 经中所说的修行方法,其特色就是以较轻的染著,来替代已经存在的
157 8 较重染著(烦恼)。不断地替代下去,直到能完全地消除为止,这就是经
157 9 中所说的「多行空」了。
157 10 经中所说的「空」,应该有两层含意:其一,是与一般用法相同的,
157 11 指实物上的不存在。其二,则是指舍除;尤其是指烦恼的舍除。就第一层
157 12 含意来说,如果是当前因缘和合而存在的,就相对地称为「不空」。例如
157 13 ,在鹿子母讲堂中,只有比丘众,而没有象、马、牛、羊、财物、谷米、
157 14 奴婢。所以,空的是象、马、牛、羊、财物、谷米、奴婢等,不空的是比
158 1 丘众。这就是经中所说:「若彼中无者,以此故,彼见是空,若彼有余者
158 2 ,彼见真实有。阿难!是谓『行真实、空、不颠倒』也。」的意思,这是
158 3 一种充分尊重因缘存在的如实态度。不颠倒,也就是不错乱的意思,不过
158 4 ,在方法的使用上,如「地想」、「无量空处想」、::等,都还是以「
158 5 假想观」的禅思观想技巧来成就的。
158 6 思惟(想),如果能够逐渐地止息到「无想定」,而且还能够再进一
158 7 步地突破对「无想定」境界的执取;即经中所说的「不乐彼、不求彼、不
158 8 应住彼」(「彼」即是指「无想定」的境界),那么便是契入解脱了。而
158 9 要使自己的心思,能够从像瀑流般的奔腾杂乱,止息到能体会「不乐、不
158 10 求、不住」的舍离境界,经中施设了六个中继目标:首先,以念「无事」
158 11 ,来取代平常挂念东、挂念西的纷乱念头与烦恼。等到挂念东、挂念西的
158 12 疲劳(烦恼),完全被专注力较强的「无事想」所替代而不存在了(空了
158 13 ),这时,可能造成烦恼的,就只有「无事想」了。像这样,依此类推,
158 14 以专注力较强的观想:「地遍处想」↓「无量空处想」↓「无量识处想」
159 1 ↓「无所有处想」↓「无想心定」(无想心定,即非想非非想处定),一
159 2 直替代下去,结果心思愈来愈细腻,烦恼(疲劳)的强度,也愈来愈微弱
159 3 。而要能一层一层的替代深入,其关键所在,还在于佛法的正见──「舍
159 4 离」上。只要在这中间的任何一个中继站上,觉得「感觉很好」,而有所
159 5 恋栈的话,那么,就会在那个境界上停滞,无法再作更深一层的进展。即
159 6 使到了「无想定」的境界,如果不能有所突破,「不乐彼,不求彼,不住
159 7 彼」的话,那么仍然是缺那临门的一脚,与解脱无缘。
159 8 「地遍处」,指的是观想一大片平整的地面,而得定的。平整的地面
159 9 ,其平整程度,经中形容为就像一张拉平钉紧的牛皮(鼓面)。这是要靠
159 10 著集中注意力,从实际上的一小片平整地面观察做起,将平整地面的影像
159 11 ,清清楚楚地印入脑海里,然后以专注的观想力,拓展出一个广大,而且
159 12 平整地面影像的「假想观」。此时,因为专注于经营「地遍想」,所以没
159 13 有空闲去想那关于「人」、关于「村落」的事情,因此也就不会有因「人
159 14 」、因「村落」而来的烦恼(疲劳)。成就了「地遍想」的,其禅定程度
160 1 ,最深的,可以达到色界中最高的「第四禅」。之后,再往更深处而能够
160 2 替代「地遍想」的,就得进入「无量空处想」了,这是属于无色界禅的禅
160 3 定。
160 4 如果参考「青、黄、赤、白、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」等「十遍处
160 5 」的禅定修学内容,我们可以推论,经中所说取代「无事想」的「地遍想
160 6 」,也可以换成「青想」、「黄想」、「赤想」、「水想」、「火想」、
160 7 「风想」中的任何一想。因为这些想,所用的方法原则上相同,细微的程
160 8 度也相近,只是用来观想的对象不同而已。
160 9 「无量空处想」(也就是「空无边处想」),这是在「第四禅」「舍
160 10 离」的基础上,更深一层的超越了物质的境界,而以无量的虚空为观想对
160 11 象的。「无量识处想」(也称为「识无边处想」),则又超越了虚空观想
160 12 的对象,而返回到以自己能观的「识」(或说「心」、「意」)为专注对
160 13 象的。往后,再深一层,则又得超越了对「意念」刻意的想,而进入「无
160 14 所有处想」。最后,更要平息了一般想的作用(相当于「非想」),而进
161 1 入「无想心定」(「无想心定」,即「非想非非想处定」)。「无想心定
161 2 」,虽说是无想,其实还是存在著细微的乐著想的,所以又称为「非非想
161 3 」。「非想非非想」可以理解为:不是一般粗重的想,但也不是完全没有
161 4 想的,就像水面上的油花,虽然无法捞起来当油用,但又的确是带有油的
161 5 性质,不能拿来当一般用水一样。心念虽然到了这样微细的程度,但是也
161 6 还未能达到解脱,只有觉悟到应该「不乐彼,不求彼,不住彼」,连最细
161 7 微的乐著想都能舍离,才能契入解脱的。(参考《清净道论》∧第四:说
161 8 地遍品∨、∧第五:说余遍品∨、∧第十:说无色品∨,印顺法师著《空
161 9 之探究》∧第一章∨第四、五、六、十节)
161 10 从「无事想」到「无想心定」,《小空经》所说的修行方法,是一连
161 11 串的禅定修习,这是重于禅定修行的法门的。在《罗縻经》(二O四)中
161 12 ,描述了佛陀自述其修学过程,从其间,我们可以了解到,佛陀也曾经经
161 13 历了「无所有处想」与「非想非非想」的深定,也许,这是当时修行的主
161 14 流吧!然而,佛陀在经历了这些深定后,「复作是念:此法不趣智,不趣
162 1 觉,不趣涅盘」而超越舍离了。所以,后来在佛陀的教学中,并不是以这
162 2 样的方法(定),为修行最后的目标的。而解脱的阿罗汉圣者中,也还有
162 3 不会入深定的「慧解脱」阿罗汉呢(《大因经》(九七))。
162 4 《小空经》中所提供的修行方法,应当以治标替代的渐次修行原则为
162 5 重点,而这样的修行原则,是可以扩展到无关于修定技巧方面的,可以在
162 6 修行上,广作运用。如《增上心经》(一O一)中,举出的五种消除恶念
162 7 方法:
162 8 ①念与善相应的事,让念头没有机会念恶。如果在念善相时,还是有
162 9 其它的恶念延伸出来,那么,就应该再以其它的善念,来止息这个又生起
162 10 来的恶念。就如同木匠,用墨绳、利斧等工具(善相应事),来治木令直
162 11 。
162 12 ②以观想恶念所会带来的灾患,来止息这个延伸出来的恶念。就如同
162 13 在一位端正可爱的少年人脖子上,挂上腐胀臭烂,流脓的死尸,那么,他
162 14 就显得恶秽,也就不会再去爱染他了。
163 1 ③如果采用上面的方法,还是会延伸出其它恶念时,那么就应当以停
163 2 止上面所说的所有念头(不念念),来止息恶念。就如同闭上眼睛不去看
163 3 ,或根本就避身而离去一样。
163 4 ④如果以停止观想(不念念),还会有恶念产生时,那么,就应当以
163 5 渐进的方式,以「思行(意志力)渐减其念」,直到连恶念都消除为止。
163 6 就如同走得很快的人,先想慢下来,待走慢下来,才能再想坐下来,待坐
163 7 下来后,才能再想躺下来一样。
163 8 ⑤当在以「思行渐减其念」当中,还会延伸出恶念时,那么,就应当
163 9 「齿齿相著,舌逼上□,以心修心(入禅定),受持降伏」。就像两个大
163 10 力士,捉一个瘦弱的人,很容易就能将他完全降伏一样。
163 11 在这五种方法中,除了第②以外,可以说都与《小空经》的修行原则
163 12 ──替代法有关,尤其以第④最为相近。替代的修行法,常是治标的。治
163 13 标的方式,虽然不是根本的,而且也可能会有其它的副作用产生,但是,
163 14 治标的法门,如果仍然不忘失解脱的目标,或者,最后还是能够引导趣向
164 1 解脱,那么,即使只是粗略的,只要立即有效,也都不失为好的修行方法
164 2 。

 

165 1 第十一选
165 2 佛法的修行方法(三):《大空经》(一九一)
165 3
165 4 (一)经文大意:
165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释迦国迦维罗卫,住在尼拘类园。
165 6 有一天,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,在加罗释精舍缝衣。佛陀入迦维罗卫
165 7 乞食,吃过食物后,也正好来到加罗释精舍。尊者阿难遥见佛来,便出来
165 8 迎接,为佛陀敷坐洗足,并向佛陀解释,众多比丘正聚集在这里缝衣。
165 9 佛陀告诉尊者阿难说:「比丘不可欲哗说、乐于哗说、合会哗说、欲
165 10 众、乐众、合会于众、不欲离众、不乐于独住远离之处。」
165 11 「若有比丘不欲哗说、不乐哗说、不合会哗说、不欲于众、不乐于众
165 12 、不合会众、欲离众、常乐独住远离处者,谓有乐、圣乐、无欲之乐、离
165 13 乐、息乐、正觉之乐、无食之乐、非生死乐。若得如是乐,易不难得者,
165 14 必有是处。」
166 1 「得时爱乐心解脱,及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,必有是处。」
166 2 「所以者何?我不见有一色,令我欲乐。彼色败坏变易,异时生愁戚
166 3 啼哭、忧苦、懊恼。以是故,我此(异)住处,正觉尽觉,谓度一切色想
166 4 ,行于外空。
166 5 阿难!我行此住处已,生欢悦。我此欢悦,一切身觉正念正智,生喜
166 6 、生止、生乐、生定。如我此定,一切身觉正念正智。
166 7 阿难!或有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私(夷)共来诣我,我便为
166 8 彼行如是如是心:远离,乐无欲。我亦复为彼说法,劝助于彼。
166 9 阿难!若比丘欲多行空者,彼比丘当持内心住止,令一定。彼持内心
166 10 住止,令一定已,当念内空。阿难!若比丘作如是说:『我不持内心住止
166 11 ,不令一定,念内空』者,当知比丘大自疲劳。
166 12 阿难!云何比丘持内心住止,令一定耶?比丘者,此身离生喜、乐,
166 13 渍、尽润渍,普遍充满,离生喜、乐,无处不遍。阿难!犹人沐浴,器盛
166 14 澡豆,以水浇和,和令作丸,渍、尽渍,普遍充满,内外周密,无处有漏
167 1 。」
167 2 「彼持内心住止,令一定已,当念内空。彼念内空已,其心移动,不
167 3 趣向近,不得清澄,不住不解于内空也。」
167 4 「不住不解于内空者,彼比丘当念外空。彼念外空已,其心移动,不
167 5 趣向近,不得清澄,不住不解于外空也。」
167 6 「不住不解于外空者,彼比丘当念内外空。彼念内外空已,其心移动
167 7 ,不趣向近,不得清澄,不住不解于内外空也。」
167 8 「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,彼比丘当念不移动。彼念不移动已,其心移
167 9 动,不趣向近,不得清澄,不住不解于不移动也。」
167 10 「不住不解于不移动者,彼比丘彼彼心于彼彼定,御复御,习复习,
167 11 软复软,善快柔和,摄乐远离。」
167 12 「摄乐远离已,当以内空成就游。彼内空成就游已,心不移动,趣向
167 13 近,得清澄住,解于内空。阿难!如是比丘观时,则知内空成就游,心不
167 14 移动,趣向于近,得清澄住,解于内空者,是谓正知。
168 1 阿难!比丘当以外空成就游,彼外空成就游已,心不移动,趣向近,
168 2 得清澄住,解于外空。阿难!如是比丘观时,则知外空成就游,心不移动
168 3 ,趣向于近,得清澄住,解于外空者,是谓正知。
168 4 阿难!比丘当以内外空成就游,彼内外空成就游已,心不移动,趣向
168 5 近,得清澄住,解于内外空。阿难!如是比丘观时,则知内外空成就游,
168 6 心不移动,趣向于近,得清澄住,解于内外空者,是谓正知。
168 7 阿难!比丘当以不移动成就游,彼不移动成就游已,心不移动,趣向
168 8 近,得清澄住,解于不移动。阿难!如是比丘观时,则知不移动成就游,
168 9 心不移动,趣向于近,得清澄住,解于不移动者,是谓正知。
168 10 阿难!彼比丘行此住处心,若欲经行者,彼比丘从禅室出,在室影中
168 11 露地经行,诸根在内,心不向外,后作前想。如是经行已,心中不生贪伺
168 12 、忧戚、恶不善法,是谓正知。
168 13 阿难!彼比丘行此住处心,若欲坐定者,彼比丘从离经行,在经行道
168 14 头,敷尼师檀,结跏趺坐。如是坐定已,心中不生贪伺、忧戚、恶不善法
169 1 ,是谓正知。
169 2 阿难!彼比丘行此住处心,若欲有所念者,彼比丘若此三恶不善之念
169 3 :欲念、恚念、害念,莫念此三恶不善之念。若此三善念:无欲念、无恚
169 4 念、无害念,当念此三善念。如是念已,心中不生贪伺、忧戚、恶不善法
169 5 ,是谓正知。
169 6 阿难!彼比丘行此住处心,若欲有所说者,彼比丘若此论非圣论,无
169 7 义相应,谓论王论、贼论、斗诤论、饮食论、衣被论、妇女论、童女论、
169 8 淫女论、世间论、邪道论、海中论,不论如是种种畜生论。若论圣论与义
169 9 相应,令心柔和,无诸阴盖,谓论施论、戒论、定论、慧论、解脱论、解
169 10 脱知见论、渐损论、不会(贪)论、少欲论、知足论、无欲论、断论、灭
169 11 论、燕坐论、缘起论,如是沙门所论。如是论已,心中不生贪伺、忧戚、
169 12 恶不善法,是谓正知。
169 13 复次,阿难!有五欲功德──可乐、意所念、爱色欲相应:眼知色、
169 14 耳知声、鼻知香、舌知味、身知触。」
170 1 「阿难!若比丘观时,则知此五欲功德,随其功德,心中行者,彼比
170 2 丘彼彼功德,观无常、观衰耗、观无欲、观断、观灭、观断舍离,若此五
170 3 欲功德有欲染者,彼即灭也。阿难!若如是,比丘观时,则知者此五欲功
170 4 德有欲有染,彼已断也,是谓正知。
170 5 复次,阿难!有五盛阴:色盛阴,觉、想、行、识盛阴。谓比丘如是
170 6 观兴衰,是色、是色集、是色灭,是觉(受)、想、行、识,是识、是识
170 7 集、是识灭,若此五盛阴有我慢者,彼即灭也。阿难!若比丘观时,则知
170 8 阴中我慢已灭,是谓正知。
170 9 阿难!是法一向可,一向乐,一向意念,无漏无受(爱),魔所不及
170 10 ,恶所不及,诸恶不善法、污秽、当来有本烦热苦报──生老病死因亦所
170 11 不及,谓成就此不放逸也。所以者何?因不放逸,诸如来、无所著、等正
170 12 觉得觉。因不放逸根,生诸无量善法,若有随道品。阿难!是故汝当如是
170 13 学,我亦成就于不放逸,当学如是!」
170 14 佛陀接著又问阿难,为什么信弟子要跟随世尊一辈子呢?
171 1 佛陀为阿难分析说,如果只是为了「正经、歌咏、记说」,而一辈子
171 2 追随世尊,「阿难!如是为烦师,为烦弟子,为烦梵行。」
171 3 什么是烦师、烦弟子、烦梵行呢?那就是能在无事处山林树下,「学
171 4 远离精勤,得增上心,现法乐居,」然而,一旦随著弟子、同修回到村落
171 5 人群,便贡高还家(俗),再度被恶不善法、污秽、当来有本烦热苦报─
171 6 ─生老病死因所烦。这就是烦师、烦弟子。而这样的修行,就叫作烦梵行
171 7 。
171 8 「阿难!于烦师、烦弟子,此烦梵行最为不可、不乐、不爱,最意不
171 9 念。阿难!是故汝等于我行慈事,莫行怨事。」
171 10 怎样是弟子对尊师行慈事,不行怨事?如果尊师以悲悯心,为弟子求
171 11 义及饶益,求安稳快乐,而弟子「恭敬顺行而立于智,其心归趣向法、次
171 12 法,受持正法,不违犯师教,能得定者,如是弟子于师行慈事,不行怨事
171 13 。
171 14 阿难!是故汝等于我行慈事,莫行怨事,所以者何?我不如是说:如
172 1 陶师作瓦。阿难!我说严急至苦,若有真实者,必能往(作)也。」
172 2
172 3 (二)论述:
172 4 经中从远离人群的热闹喧哗,独住远离,说到「不移动心解脱」。又
172 5 说:「我不见有一色令我欲乐,彼色败坏变易,异时生愁戚啼哭、忧苦、
172 6 烦恼。以是故,我此(异)住处,正觉尽觉,谓度一切色想,行于外空。
172 7 」「我此(异)住处,正觉尽觉」,也就是说,成就了断欲贪、越欲贪的
172 8 解脱境界(即『异』于「色令我欲乐」的境界),这是藉由外在环境有形
172 9 的宁静(「空」于喧闹吵杂),而深入到内心抽象的宁静的(「空」于欲
172 10 贪的烦恼)。所以,空的含义,就由实际上喧闹吵杂不存在的概念,超越
172 11 到表示了舍离欲贪,清净解脱的抽象概念,而最后,这样的抽象概念,便
172 12 成为佛法中「空」的主要内涵了。
172 13 经中所说的修行次第为:观察「无常」(彼色败坏变易)↓「苦」(
172 14 异时生愁戚啼哭、忧苦、懊恼)↓「离欲」(我不见有一色,令我欲乐)
173 1 ↓「外空」↓「欢悦」↓「生喜、生止、生乐、生定」↓「内心住止,令
173 2 一定」(初禅)↓「念内空」↑↓「念外空」↑↓「念内外空」↑↓「念
173 3 不移动」↓「成就内空」↓「成就外空」↓「成就内外空」↓「成就不移
173 4 动」。「持内心住止,令一定」,经中的解说是「离生喜、乐,渍、尽润
173 5 渍,普遍充满」,这应当是指「初禅」的境界。这和《小空经》一样,都
173 6 是重于禅定的修行法门。经中说:「若比丘作如是说:『我不持内心住止
173 7 ,不令一定,念内空』者,当知比丘大自疲劳。」所以,入「初禅」的禅
173 8 定能力,是修习这个法门的必要条件了,那么,慧解脱阿罗汉,恐怕就不
173 9 是修习这样的法门了。不过,就其直接趣向解脱的修行原则来说,是可以
173 10 不必仅限于禅定技巧的,这和《小空经》重于禅定,但是不必只限于禅定
173 11 修学的原则是一样的。
173 12 有关《大空经》与《小空经》修行方法的说明与比较,可以参考印顺
173 13 法师著《空之探究》∧第一章第七节∨。
173 14 禅思中的主题:念「内空」、「外空」、「内外空」、「不移动」,
174 1 是可以交叉运用的,当尝试安住于「内空」不得成就时,可以转而尝试安
174 2 住于「外空」、「内外空」与「不移动」,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成就了,
174 3 那么其它各项,就都能成就。这与《小空经》的一阶阶替代法,是不同的
174 4 。成就了这样的修行法门之后(即经中所说的「心不移动,趣向于近,得
174 5 清澄住」、「行此住处心」),那么,不论是经行、入定、起心动念、与
174 6 人言论,心中都不再产生贪伺、忧戚、恶不善法,称之为「正知」。以这
174 7 样的正知,就能观察到内心对五欲功德的欲染而舍离,乃至于最后能观察
174 8 到于五盛阴有我慢的存在而灭除。
174 9 内空与外空的含意,与内法、外法(请参考∧第九选∨)的含意有关
174 10 。如《舍利弗阿□昙论》∧非问分∨中说:「何谓内(外、内外)空?如
174 11 比丘,一切内(外、内外)法,若一处内(外、内外)法,思惟空,知空
174 12 解空。以何义空?以我空、我所亦空、常空、不变易空。如是不放逸观,
174 13 得定心住、正住,是名内(外、内外)空。」(《大正·二八·六三三上
174 14 》)
175 1 《杂阿□昙心论》∧定品∨中说:「内空者,谓『内入』空,作无我
175 2 思惟。外空、内外空、有为空、无为空、有为无为空亦如是。」(《大正
175 3 ·二八·九二五下》)
175 4 《瑜伽师地论》∧本地分∨中说:「当知空性略有四种:一、『观察
175 5 空』: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,乃至空无我、无我所。二、『彼果空』:谓
175 6 不动心解脱,空无贪等一切烦恼。三者『内空』:谓于自身空,无计我、
175 7 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。四者『外空』,谓于五欲,空无欲爱,如说我已
175 8 超过一切有色想故,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,乃至广说。此中,缘妙欲想,
175 9 名为色想,此想所起贪欲断故,说为外空。又修行者由『彼果空』,或时
175 10 作意(刻意地)思惟外空,或时作意思惟内空。由『观察空』,或时思惟
175 11 内外空性。由此力故,心俱证会。设复于此内、外空性不证会者,便应作
175 12 意思惟『无动』。言无动者,谓无常想,或复苦想。如是思惟,便不为彼
175 13 我慢所动。由彼不为计我、我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,便于二空(内、外空
175 14 ),心俱证会。」(《大正·三O·三三七中》)
176 1 《瑜伽师地论》∧摄事分∨中说:「应所证空,略有二种:一者『内
176 2 空』,二者『外空』。『外空』者,谓超过一切五种色想,则五妙欲之所
176 3 引发,于离欲贪,正能作证。『内空』者,谓于内诸行,断增上慢,正能
176 4 作证。」(《大正·三O·八一三中》)
176 5 《十八空论》中说:「第一、内空,亦名受者空。凡夫二乘谓六入为
176 6 受者,以能受六尘果报故。今明但有六根,无有能执,以无执故,言受者
176 7 空也。第二、外空,亦名所受空。离六外入,无别法为可受者也,如诸众
176 8 生所受所用。但是,六尘内既无人能受,外亦无法可受,即人、法俱空,
176 9 唯识无境,故明外空。以无境故,亦无有识,即是内空。六入无识,即是
176 10 无人,无有根、尘,即是无法,故内、外二空,两义相成也。第三、内外
176 11 空,谓身空也。此身四大,为内外所依。内依即六根:若五根皆有净色及
176 12 意根,并依此身,故名内依。外依者,谓外六尘,若己身四大,唯除五根
176 13 净色,所余色、香等,属外六尘,摄持于五根,故称为外,非离身之外也
176 14 。此身能持根、尘,故名为依,根、尘所依也。此根及非根,皆悉是空故
177 1 ,名内外空也。」(《大正·三一·八六一中》)
177 2 当「念内空」、「念外空」、「念内外空」、「念不移动」都「不得
177 3 澄清,不住不解」;即无法专心地安住于思惟(念)的主题时,应当「彼
177 4 彼心于彼彼定,御复御,习复习,软复软,善快柔和,摄乐远离」,也就
177 5 是说,应当反覆地练习,驯服(善快柔和)自己的心思与习性,使自己自
177 6 自然然地习惯于、乐意于「远离」杂念以及其它的干扰,直到能专注于思
177 7 惟自己所选定的主题──内空、外空、内外空、不移动为止。依《瑜伽师
177 8 地论》∧本地分∨的说法,说「无动」(不动)──由思惟无常、苦,而
177 9 得以不为我执、烦恼所动摇,「便于二空(内、外空),心俱证会」,也
177 10 就是说,「不动」是可以方便于成就内空与外空修习的。
177 11 依论师们的意见,以「空」为主题的禅思修行,其核心就在于我、我
177 12 所、我慢观念与习性的瓦解,而在方法上,则是由观察无常、苦,断除欲
177 13 爱来著手。欲爱,通常是关涉到外在的,所以称为「外」;而我、我所、
177 14 我慢,则是关于自己主观认知的,所以称为「内」,其实「内」与「外」
178 1 是紧密相关的,所以《十八空论》中会说:「故内、外二空,两义相成也
178 2 。」不过,就一般人习性的改变,与觉悟的困难度来说,我、我所、我慢
178 3 执著的消除,有可能是比较根本(源头)而困难的。
178 4 末后,经中谈到修学佛法的态度,应当要能落实到身心的受益(求义
178 5 及饶益),以及烦恼的解除与远离(求安稳快乐)上,而不是只在经义上
178 6 的理解而已。其中,「正经、歌咏、记说」为「十二分教」的部份内容,
178 7 是佛陀般涅盘后一、二两百年内(介于「第一集结」与「第二集结」间)
178 8 ,经典集结的分类。「十二分教」的内容,《善法经》(一)与《阿梨吒
178 9 经》(二OO)中作:「正经、歌咏、记说、偈他、因缘、撰录、本起、
178 10 此说、生处、未曾有、说义」。其有关之详细解说,可以参考印顺法师著
178 11 《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》∧第一章·第二节:圣典(佛法)的来源与成立
178 12 ∨,以及∧第八章:九分教与十二分教∨。

 

179 1 第十二选
179 2 阿罗汉的人间关怀:《梵志陀然经》(二七)
179 3
179 4 (一)经文大意:
179 5 有一次,佛陀游化到王舍城,在竹林迦兰哆园,与大比丘们,共受夏
179 6 坐(结夏安居)。当时,尊者舍梨子则是在舍卫国受夏坐。
179 7 三个月的夏坐期过了,有一位比丘,做完夏坐结束前的例行补依工作
179 8 后,从王舍城,游化到舍卫国来,住在胜林给孤独园,并且前往拜见尊者
179 9 舍梨子。
179 10 尊者舍梨子得知这位比丘从王舍城来,曾与世尊在王舍城共受夏坐,
179 11 于是就向这位比丘探询(关切)在王舍城的世尊、比丘众、比丘尼众、优
179 12 婆塞众、优婆夷众,以及其他异学沙门梵志的身体状况,和修学佛法的情
179 13 形。
179 14 接下来,又向他打听昔日未出家前的好友,梵志陀然的近况。知道梵
180 1 志陀然「不精进,犯于禁戒,彼依傍于王,欺诳梵志、居士;依恃梵志、
180 2 居士,欺诳于王」。
180 3 于是,尊者舍梨子在三个月的夏坐期满,做完例行的补衣工作后,就
180 4 从舍卫国出发,来到了王舍城,住进竹林迦兰哆园。
180 5 次日清晨,尊者舍梨子,入王舍城,次行乞食。乞食后,就前往梵志
180 6 陀然的家。梵志陀然正要出门,管理民众工作(苦治居民),看见尊者舍
180 7 梨子来访,就十分恭敬地再三礼请尊者舍梨子在家供养用食。然而,尊者
180 8 舍梨子却也再三地婉拒了。
180 9 梵志陀然疑惑的问道:「舍梨子!何故入如是家而不肯食?」
180 10 尊者舍梨子回答说:「陀然!汝不精进,犯于禁戒,依傍于王,欺诳
180 11 梵志、居士,依傍梵志、居士,欺诳于王。」
180 12 于是,梵志陀然答辩说:「舍梨子!当知我今在家,以家业为事,我
180 13 应自安隐,供养父母,瞻视妻子,供给奴婢,当输王租,祠祀诸天,祭□
180 14 先祖及布施沙门、梵志,为后生天而得长寿,得乐果报故。舍梨子!是一
181 1 切事不可得废,一向从法。」
181 2 尊者舍梨子反问陀然说,假若有人为父母、妻子、奴婢,为王、为天
181 3 、为先祖,为沙门、梵志而作恶,因作恶的缘故,身坏命终趣至恶处,生
181 4 地狱中,能够因为不是为自己作恶,就能逃脱地狱业报之苦吗?如果以如
181 5 法、如业、如功德而获取钱财,尊重奉敬孝养父母,爱念妻子,供给胆视
181 6 ,愍伤奴婢,给恤胆视,尊重供养沙门梵志,行福德业,不作恶业,便可
181 7 获得父母的爱念,妻子、奴婢的尊重,沙门梵志的爱念,而德业日进,终
181 8 无衰退。
181 9 于是,梵志陀然即从座起,恭敬地向尊者舍梨子坦承,他是因为名叫
181 10 端正的情妇缘故,而行放逸,大作罪业。即日起,他愿意舍离情妇端正,
181 11 而归依尊者舍梨子。
181 12 尊者舍梨子说:「陀然!汝莫归我,我所归佛汝应自归。」
181 13 梵志陀然回答说:「尊者舍梨子!我从今日,自归于佛、法及比丘众
181 14 ,唯愿尊者舍梨子受我为佛优婆塞!终身自归,乃至命尽。」
182 1 尊者舍梨子为梵志陀然说法,劝发渴仰,成就欢喜后,在王舍城游化
182 2 了几天,就往南山,住进南山村北尸摄揞林中。
182 3 过了一些时候,有一位比丘,也从王舍城来到南山村北尸摄揞林,并
182 4 前往拜访尊者舍梨子。尊者舍梨子再向这位比丘,打听梵志陀然的近况,
182 5 得知梵志陀然病极危笃,可能因此而命终。于是尊者舍梨子又到回王舍城
182 6 ,探望好友陀然。
182 7 梵志陀然卧病在床,见尊者舍梨子前来探病,想要起床相迎。尊者舍
182 8 梨子制止了他起床,并探问病况。
182 9 陀然说:「所患至困,饮食不进,疾苦但增而不觉损。」
182 10 于是,尊者舍梨子再度为梵志陀然说法。
182 11 尊者舍梨子说,在地狱、畜生、饿鬼、人、四王天、三十三天、焰摩
182 12 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乐天、梵天的诸界中,以梵天的境界,最为殊
182 13 胜。
182 14 接著又说:「陀然!世尊、知、见、如来、无所著、等正觉说四梵室
183 1 ,谓族姓男、族姓女修习,多修习,断欲、舍欲念,身坏命终生梵天中。
183 2 云何为四?陀然!多闻圣弟子心与慈俱,遍满一方成就游。如是二、三、
183 3 四方,四维上下,普周一切,心与慈俱,无结无怨,极广甚大,无量善修
183 4 ,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。如是悲、喜心与舍俱,无结无怨,极广甚大,无
183 5 量善修,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。是谓,陀然!世尊、知、见、如来、无所
183 6 著、等正觉说四梵室,谓族姓男、族姓女修习,多修习,断欲、舍欲念,
183 7 身坏命终生梵天中。」
183 8 尊者舍梨子为梵志陀然说梵天法后,就离开了。在出了王舍城,还未
183 9 到竹林迦兰哆园的途中,梵志陀然已修习慈、悲、喜、舍等四梵室,成就
183 10 断欲、舍欲念,身坏命终,生于梵天中。
183 11 此时,世尊在竹林迦兰哆园,为无量大众说法,遥见尊者舍梨子来,
183 12 告诉大家说,舍梨子比丘聪慧、速慧、捷慧、利慧、出要慧、明达慧、辩
183 13 才慧、成就实慧,为梵志陀然说梵天法来。如果能够再作更上一层的教化
183 14 ,梵志陀然必可速知法如法。
184 1 尊者舍梨子回答世尊说:「彼梵志长夜爱著梵天,乐于梵天,究竟梵
184 2 天,是尊梵天,实有梵天,为我梵天。是故,世尊!我如是应。」
184 3
184 4 (二)论述:
184 5 尊者舍梨子,就是舍利弗。在佛陀的弟子中,是智慧第一的解脱阿罗
184 6 汉,与神通第一的目□连,并称为佛陀的两大弟子。
184 7 我们说,解脱的阿罗汉圣者,必然是贪、镇、疑永尽,一切烦恼永尽
184 8 的(《杂.四九O》),没有我执,没有爱染,过著不顾念过去,不期待
184 9 将来,于当下不染著的生活。这是怎样的生活呢?离开解脱愈远的人,是
184 10 愈难体会,而且是可能会有愈多的误解的。典型的是,认为这样的生活太
184 11 消极,没有(执著的)目标,没有乐趣,甚至于说没有意义。尤其人们习
184 12 惯于爱染,对于离开爱染的生活,通常只能偏于以冷漠来臆想而已。然而
184 13 ,从《梵志陀然经》,尊者舍梨子对昔日好友的种种,我们可以获得一个
184 14 重要的讯息:解脱的阿罗汉圣者,仍然有著人间关怀。离开了爱染,而仍
185 1 然有著关怀,这是一般平常人所做不到的。为人父母的,常常不自禁地以
185 2 「担心」,来表现对子女的关怀;为人眷属的,又常以「相思」,来表现
185 3 彼此的深情。其实就佛法的观点来说,关心,并不必然要跟随著担心与思
185 4 恋的。担心与思恋的出现,不是因为关心,恐怕是因为不能「随顺因缘」
185 5 的「我执」与「爱染」吧!假如,我们因为关怀某件事,或某个人,而演
185 6 变到「忧心忡忡」,或者「痛心疾首」时,何不应用佛法的「四谛法」及
185 7 「缘起观」,好好地反省检讨,仔细而深入地追究,「忧心忡忡」与「痛
185 8 心疾首」,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其背后的推动力量,又是什么?
185 9 解脱的阿罗汉圣者,同证佛陀的法,过著与佛陀相同品质的精神生活
185 10 ,不应当只以「自了汉」而偏视之。

7/31/95,2/14/9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蘖 萜葜 荬 骨唼 揞 荨
鹤 温陀 □ 骨□ 恕 钵
 

~iplx0L12

引 用 经 典 索 引 引 用 经 典 索 引
─ 杂阿含经 ─ ─ 杂阿含经 ─
(印顺本)[佛光本] 页/行 (印顺本)[佛光本]
页/行
杂.713..(910)..[725]....................039/07 杂·
1....(1)....[1]..............039/14, 053/02
杂.715..(912)...[727]...................039/03 杂.
36...(148)..[82].............138/09, 140/04
杂·748..(968)...[760]...................031/11 杂.
39...(151)..[85].....................067/02
杂·750..(970)...[762]...................035/03 杂·
42...(154)..[88].....................011/11
杂·785..(1042)..[797]...................030/12 杂.
58...(170)..[104]....................096/07
杂·797..(1067)..[809]...................034/14 杂·
104..(172)..[106]....................062/08
杂·803..(1084)..[815]...................143/04 杂.
105..(173)..[107]....................065/05
杂·810..(1098)..[822]...................143/05 杂·
209..(271)..[211]....................083/13
杂·930..(13270).[922]...................122/02 杂·
213..(275)..[215]....................084/04
杂.962..(13303).[954]...................065/11 杂·
221..(288)..[223]....................081/10
杂·1077.(1180)..[1065]..................127/13 杂·
230..(301)..[232]....................063/01
杂·1091.(1194)..[1079]..................121/12 杂·
233..(306)..[235]....................063/01
杂·1173.(391)...[267]...................126/13 杂.
250..(376)..[252]....................052/05
杂·1265.(13358).[1009]..................121/06 杂·
262..(45)...[39].............062/10, 116/13
杂·
273..(396)..[272]....................026/02
─ 中阿含经 ─ 杂.
288..(469)..[326]....................067/14
页/行 杂·
293..(474)..[331]....................070/13
善法经(1)......................015/12, 178/08 杂·
296..(477)..[334]....................027/08
城喻经(3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05/03 杂·
298..(480)..[336]....027/08, 074/13, 075/10
水喻经(4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34/02 杂·
304..(406)..[282]....................026/03
七日经(8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36/08 杂.
335..(456)..[313]....................116/06
七车经(9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01/02 杂·
379..(542)..[378]....................048/07
漏尽经(10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0/12 杂.
470..(733)..[469]....................050/07
盐喻经(11).............113/10, 120/05, 123/08 杂.
473..(736)..[472]....................050/06
揞破经(12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9/02 杂.
483..(753)..[482]....................146/01
度经(13)...............052/02, 053/02, 068/12 杂·
490..(1476).[489]............035/01, 184/08
思经(15)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3/13, 119/02 杂·
565..(1641).[564]............005/12, 012/05
智经(23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71/10 杂.
609..(764)..[623]....................146/13
梵志陀然经(27).................179/02, 184/13 杂.
638..(812)..[652]....................138/08
象迹喻经(30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41/02 杂.
639..(813)..[653]....................138/04

 


引 用 经 典 索 引 引 用 经 典 索 引
─ 中阿含经 ─ ─ 中阿含经 ─
页/行 页/行
优婆离经(133)..................015/07, 045/14 分别圣谛经(31)
.........028/05, 046/06, 049/08
释问经(134)....................011/10, 028/03
053/03, 137/03
须闲提经(153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5/14 郁伽长者经(38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5/06
梵摩经(161)....................015/07, 045/14 何义经(42)
.....................004/10, 014/10
分别六界经(162)................065/08, 128/02 不思经(43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4/09
分别六处经(163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25/02 本际经(51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5/04
温泉林天经(165).....................079/12/14 频□娑罗王迎佛经
(62)...........015/06, 045/14
释中禅室尊经(166)...................079/12/13
063/10, 065/04
阿难说经(167)...............077/02, 079/12/13 大天荬林经(67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28/02
意行经(168)............008/01, 144/09, 145/07 净不动道经(75)
.................013/09, 038/05
拘楼瘦无诤经(169)...........098/02/12, 129/05 娑鸡帝三族姓子经
(77)...................005/03
分别大业经(171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7/07 有胜天经(79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32/09
受法经(174)....................098/05, 125/07 迦□那经(80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04/07
五支物主经(179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6/01 长老上尊睡眠经(83)
.....................005/04
多界经(181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27/03 真人经(85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5/12
圣道经(189)............029/11, 031/10, 137/07 说处经(86)
.....................005/04, 148/03
小空经(190)....153/02, 161/10, 162/04, 163/11 求法经(88)
.............013/13, 015/14, 051/02
173/05/10/12, 174/03 周那问见经(91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05/05
大空经(191)............005/05, 165/02, 173/12 大因经(97)
.....007/14, 008/13, 067/10, 070/03
加楼乌陀夷经(192)......................006/12 074/09,
075/06/08, 162/03
阿梨吒经(200)..013/04, 095/13, 099/05, 178/08 念处经(98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29/02
□帝经(201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55/02 苦阴经(99)
.....................052/03, 087/02
晡利多经(203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95/13 增上心经(101)
..................140/14, 162/06
罗摩经(204)....007/06, 027/14, 048/09, 161/11 念经(102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5/14
箭毛经(207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6/01 优昙婆逻经(104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5/14
法乐比丘尼经(210)......024/13, 037/07, 039/10 诸法本经(113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36/06
爱生经(216)....................052/09, 093/04 优陀罗经(114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05/05
阿那律陀经(219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37/12 说处经(119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24/09
箭喻经(221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1/02 说无常经(120)
..........037/03, 095/05, 113/10
优婆塞经(128)..................004/08,
035/11
 

 

引 用 经 典 索 引 引 用 经 典 索 引
─ 其 它 ─ ─ 增一阿含经 ─
页/行 页/行
集异门足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48/14 增.17. 7(136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94/11
顺正理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51/14 增·21· 9(183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94/13
瑜伽师地论....032/05/08, 040/10, 143/02, 151/01 增·24· 5(209)
........048/07, 052/08, 053/07
152/01, 175/04, 176/01, 177/07 增·38· 6(338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27/14
杂阿□昙心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75/01 增·39·10(354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0/11
十八空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76/05, 178/01 增·41· 1(365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1/13
望月858 中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2/02 增·47· 7(424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38/13
望月1850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33/14 增·49· 5(438)
.....................075/01/12
望月1885上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2/03
望月3648中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61/13 ─ 长阿含经 ─
望月3848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62/01 页/

望月4206中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09/06 长·13(大缘方便经)
.............009/09, 075/08
塄 垧 长. 2(游行经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39/06
长. 6(转轮圣王修行经)
.................139/14
长.17(清净经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47/12

─ 其 它 ─
页/行
出曜经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45/10
大乘阿□达摩集论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52/02
大乘庄严经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52/04
大智度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50/06
大□婆沙论....................149/10/14,
151/11
中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013/14
法蕴足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48/09
舍利弗阿□昙论...................149/05,
174/10
阿□昙婆沙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51/13
俱舍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51/14
清净道论.................143/11, 144/07,
161/07
 


~IVFL5TX24TY20X0Lc0g2
助 印 徵 信 ~FB5TX32TY28;中 阿 含 经 十 二 选
~ITX24TY20X0g2
~fl3; ┃
~fl3; ┃
~ivtx24ty20L25x0g2
~fl; ┃~fm; 作 者:庄 春 江
~fl; 正信佛青会宏法基金 $43,000. ┃~fm; 高市楠梓后昌路二五五巷三号
~fl; ┃~fm; 发 行 人:庄 春 江
~fl; ┃~fm; 校 对:吕 胜 强·庄 春 江
~fl; ┃~fm; 排 版:庄 春 江
~fl; ┃~fm; 印 刷:加昌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苷 07-3639118
~fl; ┃~fm; 高市楠梓新昌街八四号
~fl; ┃~fm; 出版日期:初版·①08/'95-1000本
~fl; ┃~fm; 二版·①03/'96-1000本
~fl; ┃~fm; ②11/'96-1100本($43000)
~fl; ┃~fm;
~fl; ┃~fm; 流 通: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会
~fl; ┃~fm; 高市中正二路五八号九楼
~fl; ┃~fm; 苷 07-2247705
~IVTX24TY20X0g2lc0
~fl3; ┃~Fm5; 邮拨帐号:4132800-7·高雄市正信佛青会
~tx32ty28fk5
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
~IVTX24TY20X0g2l24
~fl3; ┃
~IVTX24TY20X0g2lc0
~fl3; ┃~Fm5; ~tx26ty22fb5;非卖品·欢迎附回邮索取·欢迎助印
~tx32ty28fk5
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
~IVTX24TY20X0g2l24
~fl3; ┃
~fl3; ┃~Fm5; ~tx24ty24;ISBN 957-97149-0-8
 

~Itx20ty20fr7x2PL
国家图书馆出版品预行编目资料
~itx18ty18g2x6l6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│
│ 中阿含经十二选 / 庄春江编著. -- 二版. -- 高 │
│ 雄市 : 庄春江, 1996[民85] │
│ 面 ; 公分 │
│ 含索引 │
~itx18ty18g2x6lC0
│ (平装) │
~tx22ty18g2x2lC0
ISBN 957-97149-0-8
~itx18ty18g2x6l6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1.阿含部 │
│ │
~itx18ty18g2x6lC0
│ │
~tx22ty18g2x2
221.82 85001724
~itx18ty18g2x6l6
│ │
│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 

 

 

 

 


~ITX26TY30FR9X0lc35
珍惜资源,流通再用: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~ITX21TY23Fl3X0l0
垡 如果您已不再需要此书,请将它寄回流通处,
或转送他人。感谢您嗬 垡

 

 

 

 

 


厶 珍惜森林资源,本书内页使用再生纸。

~PP
~Itx22ty24fmx0l40
作者按:
将《阿含经》称为『小乘经典』为国立中央图书馆的编法。
然,依近代日本与欧美学者的研究与思潮,已扬弃『小乘』
这样不恰当的称呼,而改以『原始佛教』、『部派佛教』、
『大乘佛教』、『秘密大乘佛教』等称呼了。
近代日本与欧美学者,是将《阿含经》划为『原始佛教』圣
典的,因为各部派都有重叠性很高的《四阿含经》,表示了
《阿含经》的集出,早于部派开始分裂的时代,是现存最接
近释迦牟尼佛时代的佛教经典。
 

~itx16ty16r2l40x0
京都·金阁寺·庄春江摄 京都·金阁寺·庄春江摄 京都·金阁寺·庄春江摄
京都·永观堂·庄春江摄 京都·相国寺·庄春江摄 京都·东寺·庄春江摄
京都·东寺·庄春江摄 鹤见·总持寺·庄春江摄 鹤见·总持寺·庄春江摄
川崎·川崎大师·庄春江摄 鹤见·总持寺·庄春江摄 鹤见·总持寺·庄春江摄
鹤见·总持寺·庄春江摄 鹤见·总持寺·庄春江摄 鹤见·总持寺·庄春江摄
镰仓·建长寺·庄春江摄 横滨·三溪园·庄春江摄 芝加哥·溪园·庄春江摄
~r1
 

 

地址:浙江省 乐清市 邮编 :325604
备案序号: 闽ICP备11007391号 Copyright 2011 乐清佛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s QingLianChansi